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二)防御系统(动态平衡防护网)
1. 主防御:"龙御" 五行能量护盾
- 技术架构:融合金(动能偏转)、木(生态修复)、水(能量导流)、火(等离子屏障)、土(重力锚定)五种护盾模式,可根据攻击类型自动切换
- 性能参数:
- 基础防护强度:可抵御等效 1500 万吨 TNT 能量持续轰击 15 分钟
- 元素克制:面对能量攻击时切换 "水盾"(吸收效率 + 40%),面对动能弹时切换 "金盾"(偏转角度 + 30°)
- 自愈特性:每 30 秒从舰外空间采集游离能量粒子,自主恢复 2% 护盾强度
2. 实体装甲:"龙鳞" 可变形态装甲
- 材料构成:由 5000 片可独立活动的纳米晶合金鳞片组成,平时贴合舰体形成光滑曲面(雷达反射率降低 85%),受攻击时鳞片立起形成 30° 倾斜角(跳弹概率提升 50%)
- 物理参数:
- 装甲厚度:动态调整(常规 1.5 米 / 受击时增厚至 2.2 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再生能力:单个鳞片破损后,可在 10 分钟内通过舰内 3D 打印系统复制替换
- 附加功能:鳞片间隙可喷射冷却剂,降低敌方激光武器的灼烧效率
3. 主动防御:"云龙" 力场干扰系统
- 工作原理:在舰体周围 500 米生成紊乱引力子流,使来袭导弹的惯性导航系统出现 0.5° 偏差(对 0.9c 以下目标有效)
- 能耗代价:持续运行消耗 3% 反应堆功率,可与护盾系统叠加形成 "防御茧"
(三)动力与能源系统(循环共生型核心)
1. 动力核心:"龙翔" 反重力 - 等离子复合引擎
- 技术突破:前部 4 组 "龙首" 反重力引擎提供矢量推力,尾部 2 组 "龙尾" 等离子引擎负责高速推进,实现无死角机动与超光速巡航的完美结合
- 推进参数:
- 常规推力:反重力引擎 kN + 等离子引擎 kN(合计 kN,可持续提供 10G 加速度)
- 曲率滑行模式:展开量子导流翼,可在亚空间曲率泡中以 0.4c 速度持续航行(能耗降低 60%)
- 紧急制动:启动舰首引力锚,可在 30 秒内将 0.3c 速度的战舰刹停(需消耗 1% 反物质储备)
2. 能源中枢:"烛龙" 永动能源矩阵
- 技术规格:核心为正反物质湮灭反应堆(储量 1 克),外围环绕 12 组核聚变环(利用舰体收集的星际氢元素作为燃料),实现 "湮灭产能 - 聚变储能 - 生态供能" 的闭环系统
- 输出参数:
- 额定功率:40GW(常规作战)
- 峰值功率:65GW(武器全功率 + 引擎过载,可持续 40 分钟)
- 能量循环:废热被导入 "木灵" 生态舱用于植物生长,废气经处理后转化为核聚变原料,能量利用率达 98%
(四)通讯与侦查系统(全息化信息枢纽)
1. 主通讯:"龙吟" 量子通讯网络
- 技术优势:搭载 2048 组量子纠缠中继器,可构建半径 20 光年的区域性通讯网络,支持 1000 艘战舰的实时数据同步(延迟<0.5 纳秒)
- 特殊功能:具备 "声呐共鸣" 能力,通过引力波震荡模拟敌方舰队通讯频率,实现跨文明欺骗性通讯(有效时长 12 小时)
2. 侦查设备:"青龙瞳" 多维感知系统
- 传感器组合:
- 引力透镜阵列:解析 100 光年外的星系结构,识别隐藏的虫洞入口
- 生物电扫描仪:探测 5 万公里内的有机生命信号(用于行星登陆战前侦查)
- 量子频谱仪:实时分析敌方武器能量频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