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篇 寰宇帝国舰队(2)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 性能参数:
    - 基础防护强度:可抵御等效 200kt 能量冲击(持续 1 分钟)
    - 护盾分区机制:可将舰体划分为 8 个防护区域,单独强化受攻击方向(响应时间 0.2 秒)
    - 能量回涌技术:当护盾被击破时,残余能量可转化为装甲临时修复力场
    2. 实体装甲:"麟甲" 纳米晶合金
    - 材料构成:以液态金属为基体,嵌入纳米级金刚石晶须和能量导流纤维,具备自我重组能力(中等损伤可在 3 小时内修复)
    - 物理参数:
    - 装甲厚度:舰首 1.2 米(强化区)/ 舰体侧面 80cm / 舰尾 60cm
    - 抗能量灼烧:可承受 30MW 激光持续照射 10 分钟(表面温度≤1500℃)
    - 附加功能:装甲表面的 "鳞片状" 结构可散射雷达波,降低被锁定概率 35%
    3. 主动防御:"威远" 反导弹幕系统
    - 工作原理:发射含有高密度金属颗粒的箔条弹,在舰体前方 5-50 公里形成电磁干扰云,同时配备微型反物质炸弹用于近距离核爆拦截
    - 拦截效率:对导弹类目标拦截成功率 91%(常规环境),在强辐射区降至 78%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动力与能源系统(稳定型推进组合)
    1. 动力核心:"腾云" 反重力引擎组
    - 技术突破:采用双引擎对称布局,每个引擎包含 3 组引力子捕获环,可独立调整推力矢量,实现 ±90° 垂直机动和 360° 无死角转向
    - 推进参数:
    - 常规推力:8000kN(可持续提供 8G 加速度)
    - 紧急加力模式:短时间提升至 kN(持续时间限制 15 分钟,需启动备用冷却系统)
    - 悬停精度:在行星重力场中可保持 ±0.5 米的定位误差
    2. 能源中枢:"烛龙" 紧凑型核聚变反应堆
    - 技术规格:利用惯性约束技术,将氘氚等离子体加热至 1 亿摄氏度,能量转化率达 92%,配备氦 - 3 同位素富集装置
    - 输出参数:
    - 额定功率:2GW(正常巡航状态)
    - 峰值功率:3.5GW(武器系统全功率运转时,可持续 30 分钟)
    - 能量分配:采用量子能量导管技术,可在 0.1 秒内完成全舰能量再分配,优先保障防御或攻击系统
    (四)通讯与侦查系统(全域信息掌控)
    1. 主通讯:"谛听" 量子通讯阵列
    - 技术优势:搭载 128 组量子纠缠发生器,实现舰队级实时数据共享,通讯延迟<1 纳秒(同舰队内),抗干扰能力提升 400%
    - 特殊功能:可临时建立区域性量子通讯网络,覆盖半径 5 光年(需 3 艘以上同型舰协同)
    2. 侦查设备:"天眼" 全息侦查系统
    - 工作原理:整合量子雷达(精度提升版)、引力波探测器和中微子扫描仪,构建 360° 立体全息战场地图
    - 探测参数:
    - 高分辨率扫描:1000 公里内可识别敌方战舰的武器发射口状态
    - 广域预警:提前 10 分钟探测到敌方跃迁信号(探测范围 50 光年)
    - 反隐身能力:对光学迷彩目标的识别距离提升至 80 公里
    3. 指挥中枢:"麒麟心" 战术决策系统
    - 人机协作:结合舰长战术思维与 AI 大数据分析,可在 0.3 秒内生成 3 套最优作战方案,支持虚拟现实沙盘推演
    - 权限分级:紧急情况下,副舰长可通过生物密钥启动 "麒麟怒" 模式,将全舰功率提升 20%(代价为装甲修复速度下降 50%)
    (五)其他功能模块
    1. 舰载载具:"墨麟" 舰载机甲(3 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