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季如歌看完,将信纸在烛火上点燃。“他挡不住。只能靠我们自己。”
她吩咐:“放核查队伍入境。但划定路线,由我军‘护送’。
只允许他们看规定的地方:普通农田、公开市集、表面工坊。军械坊、雷公坊、野人谷核心区、粮库重地,一律设为禁区,严禁靠近。违令者,按窥探军事机密论处,可直接扣押。”
“若他们强闯?”
“示警。警告无效,则武力驱逐。不必致死,但要坚决。”
朝廷核查队伍五百人,抵达北境。兵部侍郎面色倨傲,宣旨后便要全面核查。季如歌亲自接待,礼仪周全,但划出明确禁区。
侍郎不满,试图强闯一处粮库,被守卫火铳指住。双方对峙片刻,侍郎退让。核查在限定区域内进行。
北境人员全程陪同,记录对方每一个问题,每一处查看点。
核查数日,朝廷军一无所获。账面平整,田亩合规,市集有序。看不到任何逾制之处。
侍郎又提出要去岭南“宣慰”。季如歌派一队精锐“护送”其前往。岭南方面已做好准备。
沿途皆是北境安排的“自发”欢迎百姓,歌功颂德。
先前不安分的豪强已被暂时控制或敲打,无人敢乱说话。侍郎同样未能发现任何可指摘之处。
核查队伍滞留月余,无功而返。
临走前,侍郎对季如歌冷声道:“北境治理‘甚好’,本官必如实回奏陛下。”“恭送大人。”季如歌神色平淡。
朝廷兵马退去。但压力并未解除。探马报告,边境军力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十六皇子传来密信,语气惶恐:皇帝对核查结果不满,疑心更重。朝中主战派声音高涨。他自身亦受猜忌,步履维艰。
“他快顶不住了。”季如歌判断,“朝廷可能真要动手。”
她下令:北境及岭南全面进入备战。加快武器生产,抢收粮食,疏散边境部分百姓入山区。向所有代理发出预警,可能中断贸易。
同时,她让楚骁给十六皇子送去最后一批火铳和一笔金银。
“这是最后支援。告诉他,若事不可为,可设法逃来北境,保他一命。”
初春,朝廷旨意到:斥责北境“拥兵自重,目无朝廷”,令季如歌即刻入京“述职”,并交出兵权,由朝廷指派官员接管北境、岭南防务。
这是最后通牒。季如歌拒接旨意。使者悻悻而归。
战争已不可避免。季如歌站在黑石坳堡垒上,看着南方烟尘扬起。朝廷大军,终于来了。
十六皇子拖延的时日,成为北境宝贵的喘息之机。
季如歌下令:全力运转。农研坊扩大育种田,抢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
药坊日夜赶制金疮药、止血散。军械坊炉火不熄,全力生产火铳、弹药,并尝试小批量铸造更轻便的野战炮。
通往岭南的秘密商路加大运输频次,运回硫磺、锡石、以及南方稻米。边境防线再次加固,黑石坳堡垒增设炮位。民兵操练改为一日两次。
十六皇子承诺的部分物资,通过伪装商队零星送达。数量不足,但聊胜于无。
他同时传来消息:兵部贪腐案即将审结,尚书大概率罢官,但新任尚书是皇帝心腹,主战派。边军粮草已续上,新的进攻可能在秋后。
“秋后…”季如歌看着地图,“我们还有不到四个月。”
她召集所有管事:“列出最紧缺的物资清单。尤其是军械坊和药坊需要的。”清单很快呈上:精铁、焦炭、硝石、几种特定药材。“采购。动用所有代理渠道,加价三成,分散购入。期限,两个月内到位。”“资金…”“动用储备金。必要时,预售部分明年粮种份额。”
庞大的采购网络悄然启动。北境的需求推高了周边数州相关物资的价格,引来些许猜测,但战备时期,各地物资流动本就频繁,未引起太大注意。
与此同时,季如歌加强了内部管控。所有入境人员严格筛查。
各村实行连保制,陌生面孔必须上报。
工坊区增派巡逻,特别是雷公坊和火药作坊。她派出一支精干小队,潜入岭南与朝廷控制区的交界地带,监视官方动向,并伺机散播谣言,夸大岭南土司的不满和山匪势力,制造混乱,延缓朝廷可能从南方发起的夹击。
七月末,大部分紧缺物资陆续到位,存入各隐蔽仓库。北境的战争储备达到新高。但财政也消耗巨大,储备金见底。
十六皇子再次来信,语气焦急:新任兵部尚书已获授权,正在调集更多边军和粮草,攻势将远超此前预估。
他暗示自己已无法再做更多,甚至自身安全也受到怀疑。
随信附上一份残缺的军方调动抄件,部分兵力数字和路线模糊,但能看出大致进攻方向和规模。
季如歌仔细查看了抄件。“主力仍从正面来。试图突破黑石坳。分兵牵制岭南。”她判断,“和预想差不多。”
她回复十六皇子,只有三字:“已知悉。保重。”
八月初,秋粮未熟。边境气氛愈发紧张。
朝廷斥候活动频繁,与北境巡边队发生数次小规模交火,互有伤亡。
季如歌下令边境村庄老弱妇孺全部后撤至第二道防线以内。
农田能收的抢收,不能收的弃置。
她登上黑石坳堡垒最高处。远方地平线上,烟尘渐起。
“快了。”她低语。
反正自己这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倘若那朝廷真打算对北境和岭南那边下手,保管那边有去无回。
打的对方一个片甲不留,这仗要么不打,要么就打的对方下次不敢冒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