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5章 与野人交易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回到万福村时,他们带回来的山参和皮子引起了轰动。这些东西在南边郡县价值千金!

    但季如歌看到的不仅仅是钱。

    她立刻叫来了工匠。

    “仿照野人的骨矛和石斧,打造一批更结实、更锋利的铁头矛和铁斧。不要好看,要实用。”“还有,加大糖渣饼的产量,做得再甜一点,压实一点。”“盐,尽量提纯,去掉苦味。”

    工匠们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几天后,季如歌再次带队,带着新打造的二十把铁矛、三十把铁斧、几大包压实的糖渣饼和一小袋细盐,再次进入野人谷。

    这一次,野人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

    当他们看到那些闪着寒光、远比骨矛石斧锋利的铁器,尝到更甜的糖饼和没有苦味的细盐时,眼中的警惕彻底被贪婪和渴望取代。

    交易量大大增加。季如歌换回了更多的皮毛、山参,甚至还有一些野人采集的奇特矿石和草药。

    第三次去的时候,季如歌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想要雇佣野人当向导和保镖,深入更北的原始山林,寻找更多更好的资源,尤其是几种特定的、只有极北寒地才生长的草药和矿物。

    报酬是丰厚的铁器、盐和糖。

    野人头领犹豫了很久。那片区域即使是他们也很少深入,非常危险。但最终,对铁器和盐糖的渴望压倒了对危险的恐惧。他挑选了部落里最勇敢的十名战士,接下了这个任务。

    有了这些熟悉极北环境的野人向导和保镖,季如歌的队伍得以深入以往根本无法踏足的险地。

    他们找到了大片年份极老的野生参群,找到了罕见的紫貂栖息地,找到了一种质地奇特、适合打造更好兵器的寒铁矿石,甚至还找到了一种只生长在雪山悬崖上的、据说有奇效的白色雪莲。

    收获巨大,但代价也同样巨大。一次雪崩夺走了两名老兵和一名野人向导的生命。一次遭遇罕见的巨型雪豹,又牺牲了三人。

    但带回来的物资,一次次提振着北境奄奄一息的生机。

    昂贵的山参和皮毛通过胡掌柜他们的渠道,换回了急缺的粮食、药品和布匹。那种寒铁矿石被工匠试炼后,发现确实能打造出更坚韧锋利的兵器。奇异的雪莲和其它草药也被孙婆子如获至宝地研究起来。

    北境,靠着这刀头舔血、用命换来的资源,竟然真的勉强撑过了这个最寒冷的冬天。

    当春风终于吹化积雪,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韧劲。

    窝棚依旧简陋,但人们脸上多了点肉,眼神里重新有了点光。

    季如歌站在村口,看着远处依然白雪皑皑的野人谷方向。

    脚下的路,通向更北方,那片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未知之地。

    她知道,与野人的交易只是权宜之计。那片土地和它的资源,必须真正握在自己手里。

    春天来了,该播种了。

    不仅仅是田地里的种子。

    冻土消融,雪水汇成溪流,潺潺流淌。窝棚区周围泥泞不堪,但人们脸上的愁苦似乎被春风吹散了些许。能熬过这个冬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但季如歌没有被这点生机迷惑。她很清楚,靠冒险从野人那里换来的资源,只能救急,不能救命。北境的根,必须扎在自己土地里。

    “垦荒,播种。”她的命令简洁有力,“所有能动的人,全部下地。老的,小的,能拔草间苗的,都去。工坊修复暂停,铁匠铺全力打造农具。”

    土地是现成的。去年洪水冲刷过的洼地,淤泥肥沃。冬天烧荒开辟的山坡地,虽然贫瘠,但面积广阔。

    季如歌再次看向了北方。

    “组织采集队。能吃的野菜、块茎,全部挖回来。工分换粮。”

    “派人去野人谷边缘,找他们换……或者买任何能当种子的东西。豆子、黍米、任何能种的都要。”

    “育婴堂后面那片坡地,划出来做苗圃。孙婆子带人,把带回来的草药和能吃的野草,试着移栽培育。”

    除此之外,季如歌安排人从从万福村运出来一些粮种,然后假装外商将粮种售卖出去。

    有村民好奇询问,季村长为何这么麻烦?

    “万福村如今已经成为北境人人向往的地方,若是知道这里有不少粮种,难保不会被人盯上,避免麻烦,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他人听后点了点头。

    也有人觉得,就村长还有万福村的名声,早就被人盯上了。

    只是打不过而已。

    又是一场与天时抢跑的忙碌。人们拖着饥饿疲惫的身体,挥舞着粗糙的农具,在刚刚解冻的土地上刨挖。手指磨破,腰背酸痛,但没人抱怨。土地意味着希望,是比野人参和貂皮更踏实的东西。

    野人那边再次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他们拿来交换的货物里,有一种不起眼的、块茎像小萝卜似的植物,吃起来涩口,但产量似乎很高。还有一种黑黢黢的豆子,很耐寒。

    孙婆子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也种进了苗圃。

    春耕最忙乱的时候,村里那个唯一的老秀才,颤巍巍地来找季如歌。他身后跟着几个面黄肌瘦、但眼睛很亮的孩子。

    “村长,”老秀才搓着手,很不好意思,“这几个娃……脑子灵光,干活也肯出力……就是……就是想认几个字……能不能……抽空……”

    季如歌看着那几个孩子渴望的眼神,又看了看远处田野里忙碌的人群。

    “认字有什么用?”她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老秀才一愣,讷讷道:“知书……总能达理……以后……或许能帮上村长更大的忙……”

    季如歌沉默了片刻。

    “窝棚区东头,那间塌了半边的旧祠堂,清出来。”她说,“你,以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