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传家宝  攀金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他懂事,听话。
    三岁起跟着父亲练武,四岁起跟着大儒读书。
    如今七岁了,允文允武,俨然就是京中诸多权贵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圣人见到楼琳,都忍不住感叹楼氏,后继有人啊。
    听到包括圣人在内的外人的盛赞,楼谨、独孤氏夫妇骄傲的同时,也隐约有些愧疚——
    这楼家,本该由楼彧继承。
    是他们做父母的不够慈爱,硬生生将楼骁变成了楼彧!
    许是在灵堂上,被崔太夫人数次提及楼彧,此刻,看到乖巧熟睡的二郎,想到几个孩子的种种,独孤氏心底五味杂陈。
    有对二郎的疼爱与骄傲,亦有对大郎的亏欠与内疚。
    “……事情已经这样,无可更改!”
    “日后,待大郎再大些,让郎君为他筹谋一份前程,再好好的给他聘个好娘子,也、也算补偿他了!”
    独孤氏压下心底翻滚的情绪,又看了楼琳几眼,这才起身来到外面。
    两个孩子的乳母、贴身丫鬟等,都在廊庑下垂手候着。
    独孤氏挨个叮嘱了一番,让他们好生侍奉,万不可懈怠。
    看到奴婢们恭敬应声,独孤氏满意的点了点头。
    离开东跨院,回到了主院。
    正堂,灯火通明,却不见楼谨。
    不是楼谨夜不归宿,实在是他公务繁忙。
    他本就是领兵的大将军,要么出征,要么守卫京城。
    尤其是今年,楚王(圣人)与齐王的矛盾开始激化,楼谨这个圣人麾下第一得用的悍将,就显得愈发重要。
    从去年起,楼谨就被圣人任命为羽林卫大将军,镇守北衙禁军,兼管万骑司。
    楼谨身为北衙统帅,与杨翀这个南衙十二卫大将军,相互制衡。
    当然,若是单纯的以实力与威望对比,楼谨远远不如齐王杨翀。
    但,楼谨是圣人心腹,有着圣人钦赐的天子剑,危急关头,是可以无需圣人征召,就能够调动大军,勤王救驾。
    他的十万楼家军,就在京城以北。
    宫城的北大门,玄武门,亦有楼谨镇守。
    杨翀却处处受节制,如今更是被圣人明里暗里的剪除羽翼。
    麾下的将领或是被调用,或是被罢黜。
    杨翀的人马,基本上都驻扎在京城以外。
    在京城之内,摆在明面上的人马,楼谨优于杨翀。
    权利大,责任也大。
    楼谨被圣人委以重任,自是不敢懈怠。
    平日里,他基本上都会住在玄武门的军营。
    每月一旬的休沐,楼谨才能休息。
    今日,不是休沐日,楼谨自然不在府中。
    独孤氏跪坐在铜镜前,任由小丫鬟给她卸去簪环,梳理长发。
    卸了妆,简单的洗漱,独孤氏换上了素白的绸衣。
    “好了,你们退下吧!”
    楼谨不在,独孤氏又忙了一天,便想要早些安寝。
    她摆摆手,挥退了众奴婢。
    许是早年曾经做过奴婢,独孤氏并不喜欢睡觉的时候,还有一堆人围着。
    奴婢们也都知道女君的规矩,应了一声,便都躬身退了出去。
    偌大的寝室里,烛台明亮,独孤氏穿过层层帐幔,准备去榻上休息。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黑影,飞快的闪了进来。
    “什么人?”
    独孤氏被吓了一跳。
    她正要开口喊人,就看到那一身黑色胡服的男子摘下了面罩。
    “你、你?”
    独孤氏只觉得这少年眼熟。
    她甚至忘了惊慌、恐惧,瞪着眼睛,仔细的看着。
    “……阿、彧?”
    许是白天的时候,总是想起楼彧,此刻看到有些面善的少年,十四五岁的年纪,楼家标志性的大高个子、深邃眼窝,独孤氏脑中灵光乍现,这是阿彧,她的儿子!
    七八年不见,曾经的顽劣小儿,早已长成了玉树临风、温润和煦的少年。
    “阿母好记性!还记得楼彧!”
    楼彧顶着一张君子如玉的面容,说出的话,却带着嘲讽。
    可不是好记性?
    好阿母?
    亲生的儿子,几年不见,却还能一眼认出来。
    楼彧觉得,他应该庆幸的。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