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以工代赈  重生归来,姐妹互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她的神色缓和了些许,低头看了看手中未捣碎的草药,又轻轻叹了口气。
    道:“我并非有意刁难,只是……城中百姓的生活实在艰难,每日来我这里寻药的,多是带着病痛的老人和小孩。
    他们不仅缺药,还常常饿着肚子。
    我自己力薄,能救一人是一人,但若要根本改变,靠我一个人,又能做什么?”
    古锦岩望着凌夏儿,看到她眼中既有怜悯,又有疲惫,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敬意。
    她微微鞠躬,语气郑重:“凌姑娘,你对百姓的关心令我敬佩。
    请你放心,我会重新审视这次重建的所有安排,确保不会让百姓再受苦。”
    凌夏儿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语气也稍微柔和了一些:“希望如此。若古大人能真心为百姓着想,我也会尽我所能相助。”
    古锦岩欣然道谢,她知道要赢得百姓的信任,仍需时间和行动。
    然而,经过这次谈话,她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几日来,古锦岩走遍了赫沙城的大街小巷,试图了解每一位百姓的真实想法。
    她穿过破败的街道、走进简陋的草棚,聆听百姓们的声音,不带卫兵,也不穿绒服。
    试图在最贴近民生的角落中找到她的答案。
    一天下午,古锦岩来到了城西的一片废墟。
    这里的房屋多已坍塌,瓦砾遍地,只有一些简易的草棚临时搭建在破旧的墙角。
    她看到一位老者佝偻着背,正小心翼翼地在瓦砾堆中捡拾着碎石块。
    古锦岩走上前,温声道:“老人家,这些碎石是做什么用的?”
    老者愣了愣,随即眯着眼抬头看了她一眼,不急不缓地答道:“这些碎砖还能垒墙。
    我们不敢指望大人们帮修房子,能找到的材料都自己用起来,总比露宿街头强。”
    古锦岩听得心头一沉,她蹲下身子,轻轻扶住老者的手臂。
    道:“老人家,重建的房屋很快会分发到大家手中,您不用辛苦了。”
    老者摇摇头,缓缓道:“古大人,我们知道您的好意,可是修房子、盖屋顶都要材料。
    而粮食就已经不够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咱也不求别的。”
    古锦岩无言,她清楚老者的无奈。
    这些百姓在战乱中早已学会自力更生,他们见惯了朝廷的推诿和敷衍。
    即便如今有人出面重建,他们也带着本能的不信任,害怕依赖之后会失望。
    继续往前走,古锦岩来到一个临时集市。
    集市不大,地上摆满了零散的生活用品,都是百姓们互相交换的食物和简单的日用品。
    古锦岩驻足观察,目光很快落在一个卖干粮的小贩身上。
    她走上前问道:“这干粮卖得如何?”
    小贩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一身简朴,以为是普通百姓。
    便无顾忌地抱怨起来:“还能如何?家家粮食不够,有些人只能卖些干粮换取药材或衣物。
    这日子真是苦啊!听说上头为了重建,还要征用一些粮食,这可是要了我们的命啊!”
    古锦岩惊讶道:“谁传的消息?”
    小贩嗤笑一声:“这消息都传遍了,不少人都在说,城中虽然有大人带头重建,可百姓要交出粮食来支撑。
    这种重建,不要也罢。”
    他说完狠狠地甩了甩手,好像积蓄已久的怨气终于找到出口。
    古锦岩沉默片刻,平静地问:“若是告诉你们,重建不需要交出粮食,你们会相信吗?”
    小贩愣住了,随即不屑道:“说归说,真正的官家何时体恤过百姓?
    我们不求锦衣玉食,只求能有个温饱,不被打扰。”
    古锦岩深吸一口气,心中更加坚定,决心要改进重建计划,让百姓们真正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傍晚时分,古锦岩再次来到了凌夏儿的药铺。
    药铺门前,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正在焦急地等待。
    她的孩子面色苍白,瘦弱不堪,时不时虚弱地咳嗽。古锦岩上前询问:“孩子怎么了?”
    母亲抬起泪眼,哽咽道:“孩子生病了,药铺里已经很难找到药材了。
    小儿生来体弱,之前有药还撑得住,现在……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凌夏儿从药铺中走出,手里捧着一碗草药,轻轻递给那位母亲。
    叹息道:“这只是简单的汤药,效果不强,但至少可以缓解孩子的咳嗽。”
    古锦岩看着母亲感激地接过草药,心中隐隐作痛。
    她深知药材稀缺、粮食匮乏,百姓们连最基本的健康都无法保障。
    而重建中的各种安排又给他们带来了重重压力。
    凌夏儿看了她一眼,平静地说道:“古大人,百姓们不求多,但求安生。
    若您能给他们些许保障,或许会减少他们的怨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