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活久见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咱们试一试保温。”吃过晚饭,冯素莲对老冯道。
    大家确认菜棚子没有漏风的地方,在四个长孔生火,烧热后改成余烬暗火,封住孔门。
    看看时间七点半。
    “十一点半到十二点还得再燃一遍,才能燃到我们四点多钟起床做早饭,那时可能还要再燃一次。”
    冯素莲不确定这样保温能保持多久,只能先按这个时间节点试。
    随后又用热水泡豌豆、黄豆,放在暖乎乎的孔洞旁。
    “你们这是做啥?豌豆、黄豆都磨豆浆?”许红英几位女兵来看稀奇。
    外面也围了不少战士,就见炊事班的生火、封门,像烧窑似的,可里面什么都没有。
    “黄豆磨豆浆,做豆腐乳;豌豆催芽种豌豆苗。”冯素莲指了指豌豆。
    “?”女兵们眼睛鼓得老大,“弄这么多?”
    这小冯一来就大手笔,又是豆腐乳,又是豌豆苗,乖乖,这一下得消耗不老少吧?
    不是说细水长流吗?小冯这么做,不怕坐吃山空?
    “豆腐乳给大家换个口味,咸菜咸,下饭还费不了多少,比吃豆腐菜划算!”冯素莲给女兵们算账。
    老冯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本家还真会过日子。
    “我们老家种豌豆没这么负责,你这又是弄棚子,又是生火,好复杂。”
    袁红梅当过县城小学老师,平时也种过菜,豌豆尖并不陌生。
    就没见过谁家用热水泡豌豆,还要搭棚子。
    “这里是雪域高原,内地的种菜方式不适合,气温太低,只能想办法升温。”冯素莲不好说几十年后有暖棚蔬菜。
    “咦,你这么说,好像是这么回事!”袁红梅一想,觉得挺有道理。
    “那你这豌豆用热水泡是啥意思?”好奇宝宝谢春红问。
    “泡发催芽,这样种到地里出芽快,成活率高。”冯素莲耐心解释。
    这些给军部的汇报中都有,想来有些部队没收到,也或许只有炊事班的知道。
    “这冰疙瘩地你们怎么挖开的?”许红英觉得奇怪。
    “烧地啊,烧了雪就融化,地就软了,一挖一坨土,你们工地上怎么挖?”冯素莲问。
    “别说了,全是冰碴子,一天累死累活挖不了多少,你这法子倒是巧妙。”
    许红英觉得这新来的女兵很聪明,脑子很灵活,说是没文化,但生活经验很丰富。
    得知是种菜,战士们都很稀奇,纷纷表示活久见,第一次见种菜这么阵仗。
    不过知道是为了大家吃好,还是很感动。
    听说一营、团部每周一顿豌豆苗,那看冯素莲的眼神多了真诚和敬重。
    冯素莲和老冯排好班,炊事班战士夜里十一点半起来加一次柴火。
    这才回宿舍洗簌。
    油灯点着,大家洗了脸脚就吹灯睡觉,就这么省着用,油还是不多了。
    床板横着,腿脚还是在地上。
    冯素莲后悔,早知该多带一块木板上来,就差一块木板的长度,脚搁在地上冰冷。
    都说寒从脚起,脚不暖和,一晚上都睡不好,浑身冰冷。
    幸好有个小火炉,燃上一根粗木材,地窝子里暖和很多。
    “小冯,你该早来!我们就不用睡冰冷的地上,呵呵。”谢春红躺在木板上,兴奋得睡不着。
    “咱们这里有没有大木锯?有的话,给每个战士都铺上。”冯素莲问许红英。
    “没有!你们怎么会有大木锯?”许红英觉得奇怪。
    “一营的任务是在朗萨河上搭建一座木桥,连通河两岸,方便通行,需要大量木料。”冯素莲解释道。
    “你们真聪明,顺带给自己也弄一张床!”谢春红羡慕。
    她们上来五年,一路上也修过桥,就没谁想过给大家弄几块木板和架子。
    修完一个地方,马不停蹄奔下一个目的地。
    心中火热,以艰苦奋斗为荣,甚至潜意识里觉得越吃苦越有觉悟,故而对改善生活条件好像没谁在意。
    今天来了个新伙伴,带来好多不同的思想和认知,冲击着她们的思想。
    原来建设雪域高原,改变雪域高原,并不只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还有她们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包括善待自己。
    “小冯,你那血粑是你们家乡特产吧?能说说怎么做的吗?”不怎么说话的林佳丽问。
    她来自四二七师三团团部,想着回去有机会吃肉,也弄些血粑,让战士们可以多吃几次肉。
    “嗯,我们老家年底杀年猪后,都会用猪血、豆腐和着肉搓成丸子,烘干成血粑,年后慢慢吃。
    切成片炒青辣椒、红辣椒,香香辣辣的,吃着可下饭了。”
    冯素莲说的其实是几十年的情景,家家户户年底都制作血粑。
    五十年代做得起血粑的人家,那得是多富裕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