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91章 嫡长女她灿如春华(一百一十三)
这一个月来,那些大臣们一个比一个规矩,往日里为各自的党派争得面红耳赤,如今都安生度日,还要约束好自己的家眷,生怕被抓到把柄,抄家问斩。
如今皇帝突然要宣布重要的事,大臣们姿态恭顺,一个个洗耳恭听。
圣上是要宣布什么诏令?
是要废了太子?
还是找到了暗害太子的凶手,要废了哪位皇子或是王爷?
大臣们表面恭顺,实则内心戏不断。和石公公拿着圣旨,严肃地展开圣旨,尖利又庄重的声音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登基以来,一心祈愿天下太平,家国昌盛。然天不遂人愿,朕之子嗣屡屡不和,兄弟阋墙。后宫纷争,朝堂亦受牵连。此皆朕之过也,未能严加管教,致使祸起萧墙。
今太子赵端,因东宫火灾,身受重伤,已难担储君之责。端乃皇后嫡出,素来承继朕之希望,虽屡屡犯错,然念其往昔之功,朕不忍废之,特封为定王,赐往东南望临郡,以安其身。
四皇子赵逸,虽已封顺王,然其母妃罗妃心怀叵测,屡屡搅乱后宫安宁。念其子已残,饶罗妃性命,特贬罗妃为罗美人,赵逸亦远赴南部边陲达泽郡,未经朕旨,不得回京。
大皇子赵庆,素来稳重,朕亲封其为庆王。今太子出事,事涉叶贵妃,其心怀不轨,朕心甚寒,特贬叶贵妃为叶嫔。念在庆未曾参与其中,赵庆仍为庆王,留于京中,以观后效。
三皇子赵澜,心机深沉,屡屡谋害兄弟,其母唐昭仪亦受其牵连。朕念其母子情深,不忍深究,然不可不惩。特收回三皇子朝堂职务,闭府反省,唐昭仪亦降为唐贵人,以儆效尤。
朕之子嗣,皆为朕之骨肉,然手足相残,朕心何忍?今太子既废,储君之位空悬,朕心甚忧。然朕亦知,朝堂之上,人心难测;后宫之中,是非不断。朕之兄弟姐妹,亦曾因权位而反目成仇,朕岂能重蹈覆辙?
今朕虽年事已高,然心志犹坚。朕之天下,不容他人觊觎。朝堂之上,臣子当以国事为重,摒弃私利,勿争斗不休;后宫之中,妃嫔媵嫱亦当谨守本分,和睦相处,勿再生是非。
朕之子嗣,皆为朕之所望。望尔等勿为权位所迷,勿为私欲所困,兄弟之间当以情义相待,勿生嫌隙。储君之事,朕仍需慎重思量。朕之天下,当传于贤能之人。钦此。
……
这冗长的圣旨砸得人头晕眼花。
圣旨宣读完毕,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皆是惊涛骇浪。皇帝这一番决断,无疑是将朝堂局势重新洗牌。
太子被废,四皇子远赴边陲,三皇子闭府反省,大皇子虽未受太大牵连,然其地位亦是摇摇欲坠。
尤其是大皇子、三皇子二人,他们难以接受,太子和四皇子并未上朝,他们二人是直面圣旨的人。
“儿臣冤枉啊!父皇!儿臣和母妃绝对没有谋害太子!您不能贬母妃为嫔啊,这要她如何在后宫立足?”
“父皇,其中定有误会,求您三思!儿臣真没有谋害太子殿下。儿臣的母妃更是无辜,她什么都不知道。”
两位皇子跪在地上,将额头都磕红了。
他们的党羽们再也按捺不住,跪在地上求情。
“陛下三思啊!求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求您收回成命。”
这份圣旨牵连了四位皇子以及他们的母妃,朝堂上竟有一大半的人跪了下来求情。
皇帝看着下方的闹剧,冷笑道:“宋丞相,依你之见,朕该不该收回成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