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如果是在偏远地区招农民,比如说白县,那容易得很,白县管理区可以说百分之五十的人都符合农民这个要求,要是再带上干过农活,那得扩大到百分之九十。
可东大管理区原身是学校,附近住的也都是早就实现城市化的城区居民。
“我!我家是农民,祖上三代都是,我考上大学后寒暑假回家还得干农活呢!”
“好,过来登记。”
大家都知道,这是选拔人去种地呢,之前还有人说,管理区研究出来的粮种是假的,视频也是假的,还分析的有模有样的。
比如说拍摄场景里无意间扫到的一点其他植物,再比如说他们管理区根本就没有能种这么多粮食的地方。
之前还有人将信将疑,现在招农民开始后,大家都不相信假的这种说辞了。
一百多农民,都是大家认识的人,是不是种地,一问就知道。
很快,这一百多人凑齐了,有男有女,当天就被带去农场。
他们前期的工作就是在五天之内把农场里的积雪全部去除,同时把表面的石块,塑料之类的东西也去除,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
农活是很累人,很吃体力的,这些人的伙食也提升到了管理区壮劳力的水准。
厚厚的积雪,越到下面越难铲除,因为最下面的都被压成了硬邦邦的雪块,必须要用锄头或者是铁锹把雪块砸开,才能铲除。
农场唯一的好处是,塑胶场地上面的塑料,连同下面的水泥地早就被腐蚀的不成样,一锄头下去,不用担心被水泥地的阻力反震。
这么长时间没有做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不少人第一天回去的时候都是腰酸背痛的,手也磨破了,那也没有一个人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鸟驿站,拯救世界》 20-30(第9/16页)
退出。
不到五天,积雪全部被铲除,四个入口也都被堆上沙袋,防止外面的雪水流进来。
接下来要翻地,没有农机,纯人力,这也就是开春了,如果他们提前,地被冻着,根本没办法翻地。
如果是农机的话,整个农场,十个人都用不到,不像现在,一点一点的,真正做到精耕细作。
在他们做这些的时候,他们的头顶上,工程队也没停,一块块钢化玻璃被人工吊上去,安装在焊接好的支架上。
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在地里深埋水泥柱,外面是一圈钢化玻璃,这些水泥柱在中间支撑起钢化玻璃支架,防止倒塌。
玻璃安装的越多,农场的整体温度就越高,等到正式合拢那天,农场白天的温度已经能达到东大夏天外界的温度了。
“明天要播种了吧?”一天工作结束,路上回管理区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老农民们凑在一起,或是交流耕作经验,或是交流小道消息。
“对,今天领导不是强调了嘛,还让大家熟悉手拉犁。”
手拉犁播种效果最好,翻地的效果就差很多,主要是人力能拉动的手拉犁大多都轻巧,吃土不深。
吃土深就需要犁自重重,这样子来人又很难拉动,除非是用牲口,还不如用锄头锄。
“哎呀,我就是确定一下,太激动了,我都多久没见过正经粮食了。”
另一个人警惕的看向他:“我可劝你,别动歪心思,好好干活,咱们这工作可来之不易,以后肯定会更吃香,别因为点蝇头小利把工作丢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说说,没别的意思。”
这几天农场负责人反复强调,他们研究出来的每一粒种子都很珍贵,都是科学家们花费了很长时间,大量的心血才得到这点种子。
每粒种子都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那就是发芽长大,结出更多的粮食。
这些种子为了更好的发芽长大,还混了药,吃了就会中毒。
不仅如此,播种这段时间也会有巡逻队全程巡逻。
不客气的说,如果管理不严格,不混药,四麻袋种子,能让人偷吃一半。
麦种没有磨成面粉又怎么样,它至少脱壳了,生吃,比大多数菜团子都要好吃,也不卡嗓子。
不仅是他们,管理区其他人也听说明天要播种,都在问自己认识的人,也有人想让这些人帮忙带回来点麦种,不用很多,一小把就行。
说一半都是保守的,管理区将近三万人,一人一小把,这四麻袋麦种都不够分的。
“别想了,不可能,巡逻队的人还看着呢,你去找别人吧,反正我不敢。”
“就一点,不碍事,你偷偷的,别人也看不到。”
播种这天天气不太好,下了毛毛小雨,所有人都是冒雨来的农场。
农事耽误不得,每天做什么,规划了就必须要做,播种这件事更是赶早不赶晚,他们这里冬天长,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
种子被放在小推车上推过来,保护的严严实实的,每个人分到的种子也都是经过精确测量的,确保每个人的种子一样多。
红彤彤的麦种,一看就是拌了不少药,以前这些麦种拌药是防虫,现在是防人。
那些原本打算偷偷自己吃一点的人,看到这红彤彤的麦种,也都打了退堂鼓。
这药一看就足,不说毒不毒死人,光说味道肯定就不行。
分到粮种的人开始播种,翻好的疏松土壤,手拉犁轻而易举就能被推出去,麦粒均匀的散落在犁沟里。
旁边,有后勤处的人拿着相机在拍视频,这是他们管理区末世第一次播种粮食,也是整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