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36北宋经济危机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初始,经济发展和铜钱铸造量匹配,此时宋朝经济空前发展,百业兴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时的宋朝物价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日子是过的相当好的。
    
    可惜,随着经济发展,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铜贵钱贱”,铸造出来的一文钱耗用的铜料价格比铜器价格便宜,于是有不少精明的商人偷偷销毁钱币,熔制成更值钱的铜器出售,从而赚取暴利。
    
    根据宋朝保留下来的文档,销熔十枚铜钱就能得到一两精铜,制成的器皿价格是原来的五倍之多。
    
    后来国家实施“铜禁”政策,铜矿资源更为稀缺,利润又涨到了十倍有余。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民间涌现出大批效仿者,不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平头百姓,都养成了“藏钱”的习惯,宁愿堆在家里攒灰生锈,也不愿意拿到市场上用。
    
    就连官方的钱监里,也出现了熔化旧钱铸造新钱的情况。
    
    铜钱的价值比它的原料价值还低,大量货币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失掉了,从货币变成货物,流向了铜质器皿市场。
    
    同时,宋朝所铸铜钱还大量流入境外,也是促成北宋出现“钱荒”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边境海关每天都有大量富商巨贾进进出出,出则满载成车成船的货币,归则带回大量塞外、海外的商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的北宋铜钱流向周边四夷,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自然就不够用了。
    
    不论是北边的契丹、女真、西夏、高丽,还是西南的大理、吐蕃,大大小小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在使用宋币进行商品交易。
    
    这就好比后世的美元和人民币,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广泛流通,正是因为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繁荣之故。
    
    虽然宋廷制定了一系列律法限制货币外流,但还是屡禁不止,这就是为什么不论官坊铸造多少铜板都不够用的原因。
    
    民间钱荒,自然铜钱的购买力也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物价上涨。
    
    包括李覯、王安石等在内的一批有识之士,很早就意识到北宋“钱荒”乱象的祸根,本质上源于铜币的面值低于实际价值。
    
    从这个症结入手,北宋先后进行了多次货币改革,主要进行了两个方向的尝试:一是降低货币的原料价值,二是提高货币的面值。
    
    北宋朝廷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在铜币的质量上做文章。
    
    比如在铜币中掺杂其他金属,《宋史》记载,时任三司度支判官的许申曾向朝廷建议,将铁与铜混铸,以减少货币中铜的含量。
    
    一枚铜钱可用三分铜、六分铁,剩余一分掺杂铅、锡等便宜金属。
    
    没想到投入生产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方法成功率太低,耗时一个多月才造出来一万枚,铸币工人苦不堪言,这种方案也宣告失败。
    
    后来就是减少小钱的铸造量,改铸相对省料的大钱、铁钱等。
    
    其实,北宋宰相蔡京对这一思路加以改进,采用黑锡和白锡掺杂在铜液中,制成“夹锡钱”在陕西一带推行。
    
    但随着蔡京被罢免,这种刚刚流通了两年的新币也被朝廷废除。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增加货币面值无疑是更加科学有效的法子。
    
    果然,“折二钱”普及后不久,东南一带的“钱荒”危机终于开始缓解,不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平民百姓,都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此后,每当宋廷遇到“钱荒”,都会沿用这一方法,陆续推出了折三钱、折十钱等,直至后来首次发行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比欧洲领先了近三百年。
    
    虽然交子的出现,在后世人看来是一场变革,很先进的变革,但在当时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钱荒发生前后,因为货币供应量失衡,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一方面,铜钱大量外流,市场流通的铜钱吃紧;另一方面,商品物价飞涨,尤其是徽宗时期爆发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