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从零开始的燕国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落日挥舞着红霞,与袅袅炊烟说着最后的悄悄话。
    
    朱瞻基顺着梯子爬到瞭望塔上,坐在了唐赛儿身旁,看着远处的栅栏城墙,学着唐赛儿荡着腿:“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九个月过去了。”
    
    唐赛儿将吃过两颗的冰糖葫芦递给朱瞻基:“九个月,我们连基础都还没打完,在这蛮荒之地立足脚跟,比我们预期的难太多了。”
    
    朱瞻基咬下一颗山楂,咀嚼吞咽下去之后,指着远处说:“以我们的人手,修筑城墙暂时是别想了,只能是先行构建栅栏城。不过我们已经确定了东平城的中心,确定了衙署所在的位置,百姓居住区,将作区,军营,甚至连街道都铺好了,就等砖、琉璃烧制出来,便可以开始大规模营造,那里堆好了许多粗大的木头……”
    
    唐赛儿并不是颓废,只是感觉自己太过天真,从零开始的困难,超出了自己美好的想象。
    
    就以烧琉璃、烧青砖这一项来论,大明想要一批琉璃,直接就能让人烧制,可在这里,需要去找适合烧制琉璃的土,从零开始搭建烧窑,还需要寻找煤矿、挖矿……
    
    为了合理分配人手,妇人承担起了耕作,男人全都征用来搞建设。
    
    好在这里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气候适宜,去年秋收打下来不少粮食,特别是为了避免发生饥荒,播种了带来的土豆与番薯,从根本上保障了粮食安全,今年又耕作了稻子,看远处稻田长势,相信又会是丰收。
    
    粮食稳住,有了粮仓,加上军士狩猎,让燕国初步扎根在这里。
    
    只不过九个月过去了,整个燕国不过是个十里之城,没有内城与外城,燕王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造,燕国第一个兴建的建筑是旗杆,升起日月旗的旗杆。
    
    朱棣很清楚,这些被自己带来的军士也好,百姓也好,他们并不是被大明放逐的,而是被自己收买来的,蛮荒的环境与从零开始的艰辛,难免会让这
    
    i.c些人想念物质相对丰富的大明,想念那里的繁华。
    
    为了安抚人心,给人一个想念的寄托,朱棣不得不利用日月旗,以确保所有想念大明的人,都可以看到大明。
    
    日月旗升起之后,朱棣听从了金忠的意见,率先营造民居与军营,而不是营造燕王府,收拢民心、军心,让他们居有所安,让他们知道燕国爱民,这远比燕王府的营造更重要。
    
    九个月时间!
    
    朱棣走在收拾得平整的道路上,看着两侧一排排民居,欣慰不已,沿途的百姓见到朱棣纷纷行礼,也不惧怕。
    
    所有人都知道燕王爱民,亲和,有时候还会与军士同眠于军营,会抱着起来小孩子举高高,他是这里的王,也是这里所有人的主心骨。琇書網
    
    金忠跟在朱棣身后,低声道:“军士赵柯以身体不适休营,在其他军士离开之后便跑去找了王氏,若不是王氏拼死抵抗,大声呼喊,赵柯又畏惧,怕会铸成大错。”
    
    朱棣阴沉着脸:“三令五申之下,还有人敢犯错,当真本王是个大善人不敢杀人吗?”
    
    金忠连忙说:“王爷,赵柯有罪,但罪不至死,臣以为可以借惩戒他,威慑其他军民,一是正规矩,明律令,二是告诉军民,唯有团结一致,方可立足,若有人做离心离德之事,当严惩不贷。”
    
    朱棣想了想,点头答应。
    
    军士中出现这种问题,说到底还是金陵时染上的坏毛病。军士在金陵或地方卫所时,每当休沐,不少军士会跑去逍遥快活,虽然没钱去多好的青楼,可找寡妇的还是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到了新燕国之后,这里可没什么青楼,也没什么寡妇,有些军士嫌弃家里的婆娘,想出去偷腥都偷不得,这就将眼看向了其他军士的家眷。
    
    这种事必须严肃处理,不将他打死,也得打到半死,确保没有任何人再犯。
    
    憋火?
    
    老子来到这里九个月还没和王妃同床共枕过一次,哪一日不是睡在简易的书房里?为了早日营造出东平城,站稳脚跟,自己都顾不上这些,你们一个个白日里出气力,不是营造就是打猎的,竟还有精力想这些事?
    
    “炽儿效仿建文皇帝,编了个五年规划,你看过了吧?”
    
    朱棣朝着军营方向走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