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至于说中央也好,地方也好,肯定也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各种苛捐杂税,否则地方官员们怎么过活?但这都不是主流了。
说起来也是可怜,堂堂一个大周朝,每年财政收入也就三千万石粮食左右,如果把粟、麦、米各折二:四:四的比例,并且按照正常年的通州张家湾、湖广粮食主产区以及南京这个南都水运码头三个地方的粮价来进行一个加权平衡计算,大概三千万石粮食可以折到三千二百万两银子左右。
可荣国府修一个大观园都能用掉三五十万两,算下来似乎都可以占到大周朝户部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了,想想都不可思议,当然都说了,这都是帝国明面上的收入,还有其他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比如地方上的加征火耗和运输费用等,那就根本无法计算了。
而江南四省的赋税,也就是南直、浙江、福建、江西大概占到四成左右,而所谓核心的江南八府则占到了二成五左右。
这其中赋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田赋收入,而税收也就是商税、关税、杂税这些税种所占比例不高。
这也是原来大周本身就是一个纯农业国度的缘故。
但是随着开海贸易开始,加上冯紫英这只蝴蝶带来地对工商业的大力鼓励推动,南北的工商业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带动了商税、关税的猛增。
不过起码到现在,工商税收仍然无法和田赋相提并论。
若是要这么算下来,江南三年赋税,起码在四千万两银子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朝廷大概也从未作此想。
虽然黄汝良没提具体的数额要求,但是冯紫英也能大概揣摩得出黄汝良的心思。
三五百万两肯定是不行的,估摸着起码是八百万两银子打底,如果能弄到一千万两那就比较满意了,毕竟这可是江南,不比北地官员那些苦哈哈。
像甄家这种新四大家之首,冯紫英原来觉得可能一百五十万两应该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数目,但现在看来,还是小瞧低估了对方的实力了。
这个数目起码还要翻一倍,这也就意味着甄家一家的资产可能都能相当于整个大周朝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这有点儿骇人听闻,但是想一想大清朝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家以亿计的资产,能相当于大清朝十年财政收入,冯紫英又觉得这甄家简直就是一个穷鬼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