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事已定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董允一席话语。

    缓缓道出了关于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处以极刑所付出的代价远不如流放。

    而此时。

    军师诸葛亮缓缓听罢,面上也渐渐露出了些许笑意。

    显然,此言甚合他心。

    “休昭所虑,确为亮所思虑。”

    “诛杀首恶,将其亲眷成员流放至偏远的越隽郡,以示惩处以为震慑。”

    一旦有了决断,诸葛亮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之色。

    他面上浮现着郑重之色,一手拾着鹅毛羽扇轻轻挥着。

    随即。

    诸葛亮方才是看向了从旁行蜀郡太守杨洪,遂斟酌着他的意见,予以问询着:“季休觉得呢?”

    此言落下。

    杨洪双目微微分别瞟了董允,以及杨仪二人,遂稍作思索,拱手道:“军师,洪也建议采用流放的惩戒更为妥当。”

    “诛杀首恶,流放亲族之人。”

    “若是后续这些人能悔过自新,不在仇视我军,也可酌情予以赦免。”

    “此举亦能再度彰显我方的仁义之道。”

    “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语落定。

    杨洪也是迅速给出了解释道。

    紧随着。

    诸葛亮又相继问询着府间其余诸人的建议。

    随后,才缓缓定夺了此事。

    诛杀豪族勾结曹军的元凶,流放亲眷成员。

    待此事谈及告一段落后。

    诸人退散。

    诸葛亮此时方才缓缓站起身,是在房里徘徊不定,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而沉思不决。

    他也是查阅到了信最后赵统所郑重吐露的一番肺腑之言。

    “阿统称,孟达不适坐镇东三郡此战略要地。”

    “令我试探即将到来的姐夫,若是姐夫不在那么执意归附曹氏,便可再度表举为掌管东三郡,稳定政局。”

    此时间,诸葛亮不断徘徊着。

    脑海里亦是回想起赵统这番提醒。

    思索究竟该是否相信他的所说。

    一方面,赵统年纪尚轻,他对于人性未必有看得那么准确。

    但另一面。

    赵统自从独当一面开始,便一直连续取得胜利,从未有过丝毫败绩。

    展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

    且诸葛亮也详细的关注过了平南中的全过程。

    特别是依靠攻心之策七擒七纵孟获。

    足以说明,即便赵统年纪小,却依然对人心把控并不会太差。

    这也是目前诸葛亮徘徊不定的因素之一。

    思虑了许久。

    诸葛亮面上神情方才重新冷静下来,待坐定后,提笔修书一封送往汉中。

    关于是否任用孟达一事。

    他觉得,还是将赵统的忧虑一并转述给刘备。

    之后,究竟是否还继续启用孟达镇守东三郡,就由其决断了。

    而在这面还在徐徐思索之时。

    自汉中平定以后。

    汉、川两地间的信使往来就极其频繁。

    特别是当法正、黄权劝诫称王的提议被否决后,二人便再度一起私下思索着对策。

    私下。

    二人聚在一起。

    黄权此刻面色凝重,先行说道:“现今之见,如之奈何也?”

    “主公执意不受,却该如何应对否?”

    闻言,法正面色不变,依旧是极为冷静的神情,缓缓说着:“这倒是无有大碍!”

    “现在汉中已下,主公基业已成。”

    “若不称王以正其名,也无法向天下宣誓自身的正统性。”

    “特别是现在当今天子被居于深宫之间,若没有王的名号,主公一直以来所打出的汉室宗亲旗帜便将会丧失应有的作用。”

    “而能否令主公如愿以偿,还得我等在努力一番。”

    此话一落。

    法正心底很清楚。

    现在的刘备内心深处也肯定是渴求能够称王的。

    但以他目前所身处的位置。

    却不能太过急功近利。

    让外人说三道四。

    “孝直,你的意思是再度汇聚群臣,一齐劝诫乎?”

    黄权亦是聪慧之人,连忙就反应过来,连忙说着。

    “公衡所言不错!”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