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93应对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援助蒙古诸部,不是今年,而是以后可能很长时间都要进行,所以我大明要掌握蒙古人口情况,发放户贴,按户贴提供粮食。”

    魏广德缓缓开口说道,语气却异常坚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建立标识着元朝统治的结束和汉族政权的复兴。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深知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在其统治初期,为了整顿国家的资源和管理,朱元璋推行了户帖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是明朝初期社会管理的基础,也对后来的户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即户籍。

    秦统一后,使黔首自实田,遂系田亩于户籍。

    汉代定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

    户籍这时是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汉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属经常性登记统计。

    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

    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级,这个时期按照标准会分九等户,据以征收户税。

    宋朝沿用唐代户籍制度,而到了元朝户籍登记就非常混乱,因为又加入了复杂的户等和户类。

    但是,前朝所有的户籍制度和明朝相比,有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登基资料全部掌握在官府和里正手里,百姓是没有户籍资料的。

    朱元璋大造黄册和鱼鳞册时,不仅是一式多份,交由不同官府掌握,更是给百姓发放了户贴,也就是后世的户口簿,算是一个创新。

    他推行了“户帖”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对每户的人口、土地、耕牛以及奴婢等财产信息进行详尽的登记。

    经过地方官员的核实与签字,每户家庭都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户帖”,这份户帖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户口信息,还详细反映了他们的财产状况。

    通过这一制度,成功地遏制了豪强对土地的侵占行为,有力地保障了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

    朱元璋对户贴制度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户口每一年都必须进行一次核查,同时,每十年则需重新编制户帖,以反映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动态与时效性。

    每年核查和每十年更新户帖制度,保证数据的动态与时效性,这种持续的动态管理方式,为明代的税收和徭役制度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自此以后,明朝控制范围所有百姓皆登入黄册,手里还有官府签发的户贴。

    但是,持有户贴的百姓,也仅限于明朝实际控制的区域,比如西南的“三宣六慰”和名义上归附的西藏,蒙古以及辽东女真,均未登入黄册,发放户贴。

    其实,这也说明大明朝实际上并未真正统治他们,而是仅仅给他们的头领发放一份委任状,封官,好像可以指挥他们做事。

    但实际上,他们就是自己地盘上的土皇帝,根本不在乎京城的命令。

    以后的缅甸,在彻底控制下来,朝廷认命官员划分府县进行管理以后,肯定也是要大造黄册,给当地人签发户贴。

    而其他几方势力,就目前来看,大明基本上不可能实际控制。

    不过,魏广德这个时候却提出对蒙古人进行登记,签发户贴,实际上就是想把明朝的统治向草原伸手。

    登记户籍信息,名义上是为了帮助蒙古人度过天灾,但大明却可以损失一些钱粮为代价,掌握草原上的重要信息。

    过去,都是那些部族首领随口对大明报备多少人口,多少牛羊。

    这种情况,也包括辽东女真。

    从魏广德开口以后,屋里就一阵沉默,没一个人开口说话。

    他们能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不是以往朝廷的救灾模式,直接给对方首领一些粮食,让他们自己拿去分,能过得去就行,而是想让大明的权威真正渗透进草原。

    试想,牧民手里有了大明官府签发的户贴,告诉他们已经是明人了,会如何?

    草原受灾,朝廷按户帖发放救济,牧民会怎么想?

    以前,他们只会感恩大汗、首领,现在则应该是对大明皇帝,对朝廷感激。

    “能行吗?”

    张学颜好半天才开口说了句。

    山西等省是真没粮了,但是通州确实有京仓,那是保证京畿粮食稳定的漕粮。

    如果真能从南洋获得粮食,直接海运天津,走内河再运到通州,粮食这一块倒是不着急。

    可惜,让蒙古部族东移到蓟镇长城,这他就不敢发表意见了。

    兹事体大,稍微一个不好,就是又一场庚戊之变。

    张科也不敢说话,他这么提议,都说了,前提是内阁已经决定给蒙古人提供支援这个大前提。

    至于调兵遣将加强密云一代的防御,那是兵部的职责,但是若真发生什么,他这个兵部尚书首先吃挂落。

    他也怕。

    张学颜的疑虑,魏广德自然也有想过,但他赌黄台吉不敢轻举妄动。

    他若真有这个能耐,之前也不会被三娘子三言两语就劝住,放弃南下的打算。

    这只能说黄台吉就是个嘴炮王者,敢说不敢干。

    之前戚继光给他的教训很深刻,让他根本不敢真正有所行动。

    于是,魏广德淡淡笑道:“你们担心的就是引狼入室吧,有蓟镇长城在,还有数万大军环伺,他们敢动手吗?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