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9章 逆天改命!七洲四洋皆有我名!(求订阅!)(本章高能!)  重返2000:大国机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飞机在接近机场终端区后由于地形原因,飞机爬升到了五千英尺,在越过一座山头后,频率转换到了机场塔台。

    很快,在机场塔台的引导下飞机重新下降到三千英尺,然后以近乎与盲降一致的程序和减速计划截获了航向道和下滑道。

    在两侧的PFD上的仪表着陆显示上,并非显示的常规的ILS,而是GLS,其余差别就不大了。卫星着陆系统模拟出来的航向道和下滑道的指示点跟盲降是一样的。

    “英航1009,现在本场无法测出跑道视程和垂直能见度。卫星着陆系统还处在验证阶段,信号可能有不稳定,如果察觉信号有问题,请立刻终止进近。”塔台管制说道:“英航1009,修正海压1013,跑道27可以落地了,注意信号稳定性!”

    “跑道27,可以落地,修正海压1013!”责任机长复诵道,并且感叹起来:“今天这气温真是不错啊,十五度,标准的ISA温度。”

    徐苍没有说话,而是始终注意着航向道和下滑道的指示点。由于没有进近图,当然这里也没人能够提供出合规的进近图,但是,徐苍通过高距比的计算,大约能知道飞机是处在合适的下滑道上的,而且这个下滑道是标准的三度下滑角。

    看着稳定的引导信号,责任机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没问题的,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一个外国人嘴里说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的确是让人相当感觉突兀。

    “徐苍,一会儿落地的动作注意一下。”

    徐苍点点头:“我知道,我会模拟自动驾驶落地的手法的。”

    像徐苍这种技术的人,想要以什么手法着陆已经是随心所欲了。自动驾驶落地的手法的确跟人工操纵落地有很大区别。它大约会在四百英尺左右提前往后打配平,同时增加飞机顶杆量来维持正确的下滑,然后在固定高度拉平,固定高度收油门,是直接一口气收完的那种,最后保持姿态,平稳接地,非常固定,但却异常高效。

    责任机长没有多说什么,他想着以徐苍的手法模拟自动驾驶落地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卫星着陆系统的信号能不能足够精确稳定。

    一类,二类和三类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在精确度和稳定性上。这要是在低高度出现了信号浮动,那肯定就是落不下去的。

    高度两千尺,唯一比较庆幸的是今天几乎就是静风,没有任何颠簸与乱流,徐苍甚至不需要对飞机姿态进行调整,只需要维持一个稳定的动作,然后慢悠悠地修正一些微小偏差即可。

    高度一千五百英尺!

    就在这看似岁月静好之时,飞机的下滑道信号突然开始上下比较明显的抖动。这绝对不是徐苍飞机操纵的问题,而是着陆系统的信号问题。

    “嗯?”责任机长往下瞥了眼CDU,在CDU的草稿栏里突然跳出来一个咨询信息——左GPS失效。

    还未等责任机长反应过来,左GPS失效的资讯信息一变,直接转为了右GPS失效。

    这下,责任机长头皮都要炸开了,这个卫星着陆系统可就是基于GPS信号的,这飞机上的GPS信号都失效了,那还怎么飞?

    果然,在右GPS失效的咨询信息跳出来后不到一秒钟,模拟出来的航向道和下滑道信号竟然直接消失了。

    “这......”责任机长愣了一下,当即就准备报告塔台。然而,他刚刚浮起自己耳机上的麦克风,却是见徐苍直接伸出左手,一把抓住了责任机长耳机麦克风。

    “不要说,继续!”徐苍冷声道。

    说完,徐苍直接松开麦克风,然后将两部导航面板的频率切换到VOR频率。一瞬间,飞机的水平指引从卫星着陆系统切换到了VOR的指引。

    “没有引导,还怎么飞?”责任机长喝道。旋即,他猛地看见徐苍的嘴唇好像在不断地微小张合着,仿佛是在计算着什么。

    只见徐苍的眼睛不停地在来回移动着,看得责任机长一呆。很快,责任机长发现徐苍并非是在看空速表什么的,而是在看导航页面上的地速和高度表。

    没错,徐苍现在不是在看指示空速,而是在看地速。

    第二机长比责任机长的反应还要快,他几乎是要长啸出来。

    他知道徐苍在干什么了!他是在人为计算出一条下滑道!

    卫星导航系统也是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来的下滑,可现在徐苍就是在做本该是计算机来做的事情。

    他为什么看地速而非指示空速,因为他需要通过地速来实时计算出下降率。没错,今天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没有风,温度极为标准,除了有火山灰。

    但是,在标准的ISA温度下,那就不需要对飞机下滑进行修正。在知晓最后下滑为三度,且地速已知的情况下,的确是可以计算出来对应的下降率的。

    但是,理论上可行跟实际的可操作性可不是等同的。

    由于没有进近图的高距比参考,徐苍是无法得知自己是否真的在正确的下滑上的。即便进近图上的高距比实际上也只是整数海里的参考,并做不到实时的,所以通常也只能运用于非精密进近。

    但是,有终归比没有要好!现在的徐苍仅仅是通过地速与下降率的对应关系来实时调整。

    这个转换关系并非简简单单的,而是涉及到三角函数和单位转换,毕竟地速的单位是节,而下降率是英尺每分钟。

    这种实时转换还不是最难的,就算不需要这个实时计算的过程,在实操方面也是近乎不可能的。

    因为地速不仅仅存在数学上的直接关系,在飞行操纵上也是紧密关联的。

    地速增加,所需要的下降率也会同等增加,反之亦然。

    这就意味着,为了能将其中一个修正至标准,那另外一个数值就会跟着改变,同时变得出现偏差。

    正是因为这个关联上的因素,飞机在操纵上将会有难以想像的困难。不对,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要应对庞大到人力不可为的计算量,另一方面还要对飞机进行无法估量的精密操纵,两者有任何一个出现丝毫偏差,那都是无比致命的。

    而且,由于气象条件的原因,飞机必须以近乎苛刻的标准维持在下滑道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