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董平、董义在县令之舍讲古时,醉仙居里,区星正在给田曹的属吏们画大饼,规划美好的未来。
不得不说,穿越者还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县令右迁时,除自己的原始班底外,顺道还带走了几个他认为得力的县吏——其中就包括有前任县田曹吏寇荣。
常规的升迁逻辑,有资格接任县田曹吏的,第一顺位是田曹右史刘、德刘子华,第二顺位是田曹左史寇基寇长源,第三顺位是屈正屈公端等六位田曹佐吏。
作为罗县最大的地主,把持了功曹的寇氏,自然想推动寇氏族人寇基接任田曹吏。
但这样做不合规矩,容易引发刘氏的不满抵触。
按照惯例,由田曹右史刘、德接任田曹吏的话,寇氏又心有不甘。
于是乎,负责吏员考评工作的县功曹寇政扭扭捏捏,迟迟未将新任县田曹吏的推荐人选报上去。
这一拖延,就等来了区星的空降。
17岁的秩百石(正科级干部),县田曹吏(县农业局局长),区星这个被县令超然拔擢的素人,整个田曹并没有谁不服气。
能写出十余万字、震古烁今的农书巨著,能让区寇两家的万顷田地收成翻番——要理论有理论,要实绩有实绩——谁敢不服?
就连按正常流程本应接任田曹吏的田曹右史刘、德,都保持了明面上的敬服。
当新任田曹吏区星要在醉仙居请客宴饮时,整个田曹两名斗食、六名佐吏悉数到场,并无人作怪要落他的面子。
当然了,这8位吏员中,有3位姓寇,3位姓刘,1位姓屈,1位姓熊——其中并没有罗姓吏员——这也是气氛和睦的主因之一。
田曹是功曹以下,罗县县衙诸曹中的第二曹(户曹第一),吏役人数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余人,少的时候也有近三十人。
其中,一名百石田曹吏,两名斗食副史,六名佐吏属于有编制的吏(公务员),其余的人员属于劳役(只管吃住,没有工资的临时工)。
时值汉末,礼法森严,尊卑分明。如果同时请吏员和劳役们宴饮,是对吏员们的冒犯甚至侮辱。
区星并没有藐视礼法的打算——他计划分两波,分别宴请田曹的吏员和劳役们。
今日,区星在醉仙居宴请的,便是田曹的两名斗食、六名佐吏以及区康、区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区星打算给自己的哼哈二将也都弄个编制。
“或曰,鸟贵有翼,人贵有志。”区星举杯,与在场众人一一对视,点头致意,“诸君,不知道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呢?”
话音刚落,区乐率先起身发言:
“我的志向,就是为少君牵马坠蹬,辅佐少君实现心中的抱负!”
“我~我也一样!”区康连连点头。
“偷奸耍滑!”区星故作嗔怒,笑着骂到,“阿康、阿乐,速速罚酒一杯。”
“哈哈哈,该罚该罚。”诸吏员很是捧场的抚掌大笑。
“唯。”区康垂头丧气、区乐嬉皮笑脸的应声,举起各自的酒杯,一饮而尽。
“田曹。”田曹佐吏屈正双手举杯致意,“下吏请投砾而引珠玑,不知可否?”
区星亦双手举杯回敬,笑着说道:“屈君,何其谦也,愿闻君之高志。”
“诸君。”屈正向左右举杯致意,“为一家之主,使家有余粮;为田曹之吏,致县无饿谨。这便是我的志向了。”
“彩!”众人齐声赞叹。
“啪!”
区星猛的一击掌,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注视着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君重农务本,心怀家国,正是对故楚三闾大夫遗志的最好继承啊。”
“诸君,请满饮,敬屈君,也敬故楚三闾大夫!”
区星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举白相示。
众人齐齐举杯:“敬屈君,敬故楚三闾大夫!”
酒过一轮后,刘、德双手举杯,向区星致意:
“公端少年高志,珠玉在前,满堂皆彩。老夫的志向,微如瓦砾,恐有辱清听。田曹可愿闻否?”
区星亦举杯回敬:“子华前辈,年富力强,谈何老耶?但请言之,我等洗耳恭听。”
“诸君。”刘、德向左右举杯致意,“我老矣,若犬子能为我分忧,我是想致仕归家,去含饴弄孙喽!”
“教导好子孙,使犬子能胜过我,使孙儿将来能胜过他的父亲,让刘家一代比一代更兴旺,这便是我微不足道的志向了。”
“子华君之志,令人动容。”/“右史所言,又何尝不是我的志向呢?”/……
众人交相议论,点头不已。
区星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依礼,“七十曰老”。刘、德一个不过四十出头的人,就口称老夫——区星还以为他是要摆谱搞事呢。
但听完他的发言,这个让儿子接班、自己回家养老的计划,倒像是在给区星表态输诚——表明自己无意竞争田曹之位,不会给区星搞事添乱的态度。
嗯,在人均寿命不过30岁的汉朝,孙子、外孙都有了的刘、德,确实有资格自称老夫了。区星想着。
“古者无文字,结绳而记事。后仓颉出,观鸟迹虫文制文字以代结绳,惊天地泣鬼神。至今,崔瑗、张芝等大家辈出,书法之道繁荣昌盛。”
“古者茹毛饮血,采野果而食。后有先人开荒拓野、刀耕火种。至今,始有精耕细作。”
“如此种种,衣食住行等诸般事务,从古至今,由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