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一章 代汉者,当涂高也!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闻着簇拥在江水边促膝长谈的关羽讲述了一打通的言语。
    众将方才是渐渐明悟了过来……
    为何一向果决的君侯此番会如此犹豫彻底发起对襄、樊的攻势。
    正如其所言,襄樊不论是对于己方,亦或是曹氏,战略位置都十分的重要。
    平素间的小规模交锋,或许只是局部间的战争,
    可现在战线已推进到襄樊城下,要是曹仁还是无力抵挡,那局势在未来的变化就将不太妙了,
    战端一起,大概率就不只是荆州战区的争斗了。
    随着曹氏主力源源不断来援,那势必会形成拉锯战。
    由于赵统的出现,还得到了书信的提醒,关羽本就对下游的江东孙氏怀有戒心,若不然,也不会大肆沿江修建烽燧,江上派有巡逻船只,日夜巡防与监视。
    甚至,这一世还在庞统的建议下,于夏口大营的西岸上铸城。
    可以说,此一世的关羽远比原史上还要提防下游的江东孙氏。
    不过,诸将们也以为这就是关羽迟迟未下定决心发起强攻襄樊的本质因素了,
    但只有他本人才知晓最真实的原因,刚才并未全盘道出。
    关羽丹凤眼环伺周遭,将众将面上所浮现着的神色各异都尽收眼底,他遂是在心下暗自絮叨着:
    “现在都八月下旬了呀,秋雨渐渐消退,攻伐襄樊的良机已经过去了呀!”
    早年的刘备归附刘表时,曾被委派到新野,樊城一线,以此来防范荆州的北大门。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由于有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生活了七八载岁月的经历,关羽对于当地的气候变化早已是默然于心。
    他此次在七月初就誓师北伐。
    除却有曹、孙双方于淮南大战相持,江东无力对荆州升起觊觎之心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等天气变化。
    八月开始,襄樊周边的雨季会到来。
    这个时间内,大雨倾盆会变得很频繁,严重者,甚至会摧毁堤坝导致汉水决堤,淹没周边地带。
    沔水一旦决堤,不仅仅周遭庄园,田地会变成汪洋泽国。
    北岸处在地势低洼的樊城也将不可幸免!
    若是使用寻常手段强攻,以樊城的牢固程度,是极其难以攻破的,
    这种情况,唯有借助大自然之力摧毁城防,方才能一击所破,
    襄樊,襄樊,有襄就有樊,此二城分别位于沔水南北两岸,只要能破一城,那另外一地都断难久守!
    以襄阳的地利以及城防,全力围攻是得不偿失的,
    这一点,深知用兵的关羽而言,内心十分清楚。
    那他从最初打定的攻襄樊破局点就在于破樊。
    只要能破樊城,那曹军唯一与南岸襄阳有联系的重镇就被拔除。
    到那时,荆州军就可集水步大军毫无顾及,没有丝毫后顾之忧的对襄阳展开围城。
    即便不强攻,但樊城一失,襄阳就孤悬南岸了,曹军那时饶是想支持也无能为力了。
    概因,沔水之险就能让曹军鞭长莫及,望而却步了。
    关羽麾下的水师足以封锁沔水水域,杜绝曹军渡河救援。
    原史上的襄樊之战,就是如此,
    水淹七军后,曹操虽然派出了连番的援军相援,其实也只是为了救援樊城,保住宗室大将曹仁的性命罢了!
    至于汉水南的襄阳,基本是放弃了。
    这从徐晃率部以逸待劳,击退了关羽于北岸的步军后,荆州军依然牢牢掌控沔水水域,与之分庭抗礼就可看出。
    如果没有江东孙氏的背盟,袭取了荆州后方之地。
    最终的结局大概是以,曹氏援救了曹仁,保住了北岸以樊城为主的领地,放弃南岸以襄阳为主被关羽所攻为终止。
    ……
    “雨季都快要过去了,今岁这降水量不足啊?”
    “可惜了,此番北伐连战连捷,正是麾下将士斗志昂扬之时,天公不作美呐,”
    “要不然,樊城旦夕之间可破矣!”
    想象中的雨势冲垮堤坝,令周边地区遭受大水的肆虐,关羽眼中难免流露出了些许惋惜的神情,暗自念叨着。
    “看来此次还并非是攻取襄樊的良机,只能继续静待佳音了,”
    他面目渐渐重新转移到滔滔不绝的江水方向,目光静静飘向江中,心下思忖着。
    已经是有了退兵之念!
    只是,即便雨季并未犹如想象中那般勐烈,未有攻襄樊的良机,关羽此番也不能贸然退兵,
    诸将所说没错,现在军中各部众尽是万众一心,斗志旺盛。
    若是不战而退,势必会影响将士们的积极性。
    那下次再度纵兵北伐,动员的难度就要难上加难。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