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将壹  无双群侠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金军宋军大阵之中,沙鲁图和夏衍德都是站在垒起的一处高台之上,关注着南翼动向。此际夏衍德面带微笑,沙鲁图却是面色凝重。
    宋军的弓弩发挥了威力,金军冲锋的刀枪兵损失超过预期。不但士气已经逐渐衰落,剩余的兵力能否突破敌阵也成了问题。一旦有一名士卒崩溃转身,这次冲锋就可能失败。
    沙鲁图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军中一万五千人,其中不下七千人都是如术虎一般的新兵,初次上阵。再加上不久前还发生营啸,军中也是隐患重重。
    先前殚精竭虑谋划了一场大胜,总算鼓舞起三军士气,本待一鼓作气。谁知遇到宋军铁桶阵,这一番箭雨叫先前大胜之喜已是烟消云散。好在他还有后手,眼下时机已到,这第一战究竟胜负如何,转眼就有定论。
    忽然术虎发现身旁不远,十余名盾牌手护着一人,那人身材高大,一脸虬髯,手持一张巨弓。然后就见那人张弓搭箭,一眨眼便已射出十余箭,随后盾牌手护卫那人立刻撤下。
    术虎看不到前方,但忽然感觉到宋军的箭雨缓了。他忽然有所明悟,忍不住回头去看,十余名盾牌手已经护着那人朝后撤出好远。他确信无疑,自己遇到了“射雕者”。
    宋军阵中,正指挥士卒放箭的大大小小指挥,瞬间倒下十二人。每人胸前都有一枝巨大的羽箭,不但比寻常的羽箭长上一半,更是粘着三根尾羽。
    羽箭的穿透力惊人,有几枝甚至整枝箭透体而过,只在身上留下一个大洞。
    羽箭在空中飞行,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左右摇摆,如同游鱼一般,若是箭速过快,射穿人体时,箭身的摆动可以叫人体内一塌糊涂,钻出一个大洞。但这样的伤口,绝非寻常的箭手能够造成。
    七十步内,取上将性命如探囊取物,这便是射手中的传奇“射雕者”。
    这个称呼来自汉朝,凶奴擅射,其中最杰出的射手才能被称为射雕者。草原雕翼展可达三米,平素飞在三百米之上,要射下大雕,必须两石以上的强弓。而且大雕身体油亮光滑,羽箭若不是垂直射到雕身,根本无法穿透。
    飞将军李广曾经带数十骑遭遇三个凶奴人,就因为其中有一位射雕者,不但逃脱,而且射死了一名朝廷特使。后李广率百骑追数十里才擒获此人。
    凶奴、辽人、金人、西夏皆称最好的射手为射雕者。军中的射雕者数量极其稀少,甚至多年不见。
    术虎看的眼花缭乱,那人抽箭搭弓,箭矢飞出,行云流水一般,根本看不清动作,他只能看到那人乃是捏着箭发射。
    如今射箭只有两种搭箭手式。蒙古式,以大拇指扣弦,食指压在拇指上,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窝处,箭搭于弓的右侧。此射法多要借助扳指,乃是中国古代通用的射箭手法。
    地中海式,顾名思义,这乃是西方国家采用的射法,一手开弓,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拉动弓弦,箭尾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箭搭于弓的左侧。如今的反曲弓等都采用的是地中海式搭箭,相比蒙古式,毋需借助扳指,也更是好学。
    但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种搭箭之法,称作“捏箭式”。以食指和拇指捏住箭尾,这恰恰是许多不懂弓箭人自然的握法。“捏箭式”撒放最是干净利落,当射手拉弓至极限,摩擦力无法留住箭,羽箭自然射出,因此射速可以更快,更减少了释放弓弦时不稳定。但这种射法对指力的要求极高,甚少有人采用。
    面前这射雕者手中乃是两石以上的强弓,以两根指头拉动,瞬间射出十余箭,这是何等的力道与技巧。术虎早非半年前对军事一无所知的跑堂,他已是目瞪口呆。
    忽然而来的精准打击叫宋军一阵慌乱,习惯于听号令行事的宋军突然没了主心骨,就只片刻的慌乱已经给了金人可趁之机。
    金军先锋在付出了两三百伤亡代价的情况下,终于冲到了十步之内,前方要开始短兵相接。
    原本不利于金军的战局,就因为一个射雕者的出现,忽然翻转。
    宋军指挥一声令下,原本平射的弓箭手抬起弓箭,又开始朝天仰射,而前排刀枪兵,尽皆立起。
    南翼宋军最前排,蹲着六排士卒,一列都是百人。前三列都是长枪兵,后三列都是刀手。先前头顶羽箭纷飞,这些人一个也不敢抬头。此际站起,第一第二排全是丈余长的长枪,齐刷刷放平,尺余长的枪锋正对前方。
    这是可以硬撼骑兵冲击的长枪阵。
    此际太阳终于高高升起,照着雪亮的枪尖,银光闪烁。
    骄阳之下,两军都是稳住阵脚不动,只看着南翼这边搏杀。而金兵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终于冲入敌阵,两军终于交接。
    短兵相接,却是金军占了上风。面对宋人的长枪阵,金兵毫不迟疑掷出投枪。
    宋人就这几样看家本事,两家打了这么多年,彼此早知根知底。先锋突击的金兵人人都带了数根投枪,七八步内飞掷而出,什么甲也能穿透。
    原先中原作战,少见投枪,但到了宋朝,却开始被广泛重视。宋人称之“棱枪”,长约三尺,枪尖精铁打造,手投可达数十步远。如今在七八步内掷出,势如奔雷。
    一名宋兵首当其冲,被一枪击中面目。精铁的枪尖如戳破一个西瓜,毫无阻碍的击碎了额头,枪头去势不减,瞬间绞碎了脑子,直到触及后脑骨才遇到一点阻力,但也毫不费力的将之穿透。
    身后之人就看到那人脑后忽然炸开一个大洞,一杆投枪突兀的伸了出来。在那个恐怖的挂着血肉的洞口,惨白惨白的碎骨下面,每隔一息还要泵出一股新的血液,那人的心脏还未停止跳动。
    没有人见到这般场景能不害怕,死者倒下,身边的一群人都惊恐的后退。
    几十枝投枪朝一处投去,立刻在宋军阵上撕开一道缺口。
    金军中多的是术虎这般的怕死之辈,但也不缺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此时冲在最前面的,是十余个赤裸上身的壮汉。这些人为了奔跑的快,索性连甲胄也卸下。手中所持也不是寻常的武器,而是大斧!
    面前的长枪兵除了倒地再也起不来的十余人,其余都已散开,面对这些大斧,他们丈余的长枪根本毫无用处,身后的刀盾手顶上前来。
    重达十余斤的精钢大斧,这本也是宋人的发明,但金军却更爱用。一马当先的一名金兵冲入阵中,高举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