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刘擎“逼宫”,太皇太后隐招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得起廉价的盐粮,若是不抑豪强,焉有今日?”
    王允默然。
    貂蝉口述中的冀州景象,先前貂蝉在信中也提到过,他原是以为有夸张之意。
    让一州百姓都衣食无忧,他不信刘擎有这能耐,至于刘擎麾下是什么人,什么荀彧郭嘉,沮授田丰之流,名字他倒是听过。
    “女儿啊,士族乃是维系汉室之根基,若根基不在,焉能持久啊?即便渤海王,也不倚仗荀氏,蔡氏,还有刚刚加入的糜氏的吗,这三家皆于渤海王结为姻亲,你看,一边抑制,一边又仰仗,如此矛盾!”
    若是刘擎在场,一定会给王允上一课:矛盾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
    虽然都是士族豪强,但能一样吗?
    比如糜氏,一心投效,那是几乎举族相托,这和豪强自立,能一样吗?
    貂蝉见王允耿直不变通,秀眉蹙了蹙,有点没办法。
    “那义父作何打算?”貂蝉直接问道。
    王允说着又叹了一口气,“等明日早朝之后,再说吧!”
    “义父,试想,若义父能凝聚司州士族,一同助力大王,扶社稷之将倾,做那荀氏蔡氏与糜氏,不好么?再说王氏,也有我啊。”貂蝉道。
    王允抬眼,清明黝黑的双目中映着女儿绝美的容貌,这一刻,王允被说动了。
    打不过就加入,亘古不变的出路。
    而且若论姿色与聪慧,王允自信貂蝉在几位王妃之中,绝对是佼佼者。
    “大王待你如何?”王允直接问。
    貂蝉脸一红,“还……还好。”
    “呵呵,女儿虽然聪慧,小小心思却永远瞒不过我,看来大王并不宠幸你,或许是我,拖累了你。”
    “不,没有,只是大王公务繁忙,故而……故而机会不多。”貂蝉解释道。
    王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傻女儿!”
    ……
    夜幕降临,刘擎昏昏沉沉的醒来,随便对付了下些肉饭填肚子,叫上张宁,朝王宫去了。
    典韦赵云之流,是男人,不适合入后宫,所以刘擎才命张宁跟随。
    张角估计万万没想到,张宁有一天,能走进大汉的皇宫,直面皇帝和太皇太后。
    长乐宫中,灯火通明,董太皇太后得知渤海王连夜来,不敢怠慢,便以礼相迎,而且叫来了已经打算睡的刘协。
    瞧着刘协和太皇太后的谨慎模样,刘擎倒觉得自己有点像逼宫。
    没错,他今天就是来逼宫的!
    只不过,逼的不是刘协,而是太皇太后。
    “渤海王连夜入宫,不知有何大事发生?”太皇太后问。
    刘擎却压根没有回答,而是自顾说道:“太皇太后在冀州住了一段时间,想必也微服出游,见过邺城风光,不知你以为,比雒阳如何?”
    太皇太后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心中反复揣摩。
    “邺城人丁兴旺,百姓安居乐业,邺城之外,沟渠纵横,庄稼连垅,一派丰收景象。”太皇太后道。
    “那太皇太后想不想,将雒阳,乃至整个司隶,包括关中,皆变成如此模样。”
    太皇太后听得一惊,这句话,太有深意了。
    难道渤海王这是要将司隶,变成是他的“冀州?”
    难道渤海王要行“袁术之事?”
    太皇太后立即回到:“若能如此,当然是好事了!”
    “那太皇太后以为,你来听政,能让司隶变得冀州那般吗?”刘擎再问。
    这回,太皇太后懂了,叹了口气,又松了口气。
    叹气是因为:渤海王是冲着她们去的,放松一口气是因为:渤海王只是冲她去的,其实这一点,在邺城时,董太皇太后便有了心里准备,既然直到回到雒阳,渤海王一次也没有提及此事。
    也是因为如此,太皇太后更加高看刘擎,也对其信任有加,刚刚刘擎所说的,其实没什么,毕竟她不太懂治理国家,只有有些自保能耐,来保护孙儿刘协。
    如今,若渤海王将这副担子担过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老身懂了,大王欲亲自辅佐陛下,是也不是?”
    刘擎笑着点点头。
    “刘协年纪尚幼,但特别懂事,若有大王辅佐,能定成为一代明君,巩固我大汉社稷。”
    太皇太后的好听话,开始说起来了。
    可见在邺城的一段时间,刘擎的举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明日早朝,此事便烦劳太皇太后金口了。”刘擎笑道。
    说完,起身,离席,招呼张宁离去,一气呵成。
    太后望着张宁的婀娜身姿,心想渤海王跟前什么时候还有女护卫了,他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聚于帷幕之后的一众小黄门才散去。
    “主公,为何入宫要带上我?”张宁不解,她一句话没说,一件事没干,就站了站。
    “因为本王不想当第二个何进。”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