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令人刮目相看的袁本初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军压阵,到头来,直到输掉整个河内,袁绍本阵有相当多一批兵马,没有经历过战斗。
    逢纪很难相信,袁绍会会做出这种决定。
    濮阳一败,主公确实变了,逢纪想。
    “我命仲治收集铁器,打造重骑兵,各家付出颇多,你见过渤海王骑兵,有空,去指导指导。”袁绍话锋一转,说道。
    逢纪心中无声一叹,袁绍是铁了心要学渤海王的铁骑了。
    不过确实,面对这样的军队,袁军实在败的太惨了,直接把袁绍败出心理阴影了。
    “主公放心,属下已去看过,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已列装数百骑,颜良将军正在训练。”
    “此战,便见见它的威力,到底如何!”袁绍收起剑,站起身,对逢纪道:“元图,跟我来。”
    袁绍带着逢纪进了书房,取出一份帛书,展开递给逢纪。
    逢纪伸手接过,一眼便看见其上四个大字――冀中观要。
    怀着好奇,逢纪细看了起来,前两句,就招式吃了一惊。
    这是一份土地政策的解释,其核心是“耕者有其田”,但这个田,又非私田,这其中还写明了承租者索要承担的税赋,要交的粮食份额,以及收购细则,皆列得清清楚楚。
    逢纪再度将目光落在这帛书之名上来,冀中观要,似乎是某人在冀州中部地区观察记录下来的要点。
    “主公,这是何人所作?”
    “博陵崔氏,崔州平,这冀中,实则是安平郡,你可记得,去岁时,安平郡曾发生一此豪强大战,安平太守王基被诛,支持他的安平豪强,悉数被灭,从那以后,安平郡再无豪强,余下一些大族,迁徙的迁徙,妥协的妥协,如今的安平郡,便成了真正的平民之郡,这份文书,所描述的,便是安平郡的粮食生产。”袁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对于其中的风言风语,逢纪确实也有听过,但搞到一分如此细致的文书,倒是对袁绍刮目相看。
    “主公,何意对此这般感兴趣”逢纪说出了心中疑惑。
    “囚于濮阳之时,我常想,我袁氏堂堂四世三公,权势滔天,天下士人无比以袁氏马首是瞻,可为何在冀州,我屡屡碰壁,不敌一落魄宗亲,几无毫无立足之地,何也?”
    这个问题,逢纪答不上来。
    因为打不过渤海王,好像是因为这个,好像又不是。
    袁绍举起手中帛书,道:“便是因为这个!”
    逢纪似乎有点懂了。
    因为渤海王施民以恩惠,所以冀州之民皆支持渤海王。
    “元图,天下剧变,四方割据,我今天方知,若失德于民,即便占了地,也未必能真正占住,南阳之于公路,便是如此。”袁绍道。
    逢纪明白,袁术占据南阳,靠的是军事存在,军粮都是强征的,如今面对董卓与刘表夹击,看上去还能应对一二,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等到粮草征无可征的时候,百姓不仅不会再给,甚至会反了袁术。
    逢纪望了眼袁绍,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后勤事务,原来应该是辛氏兄弟主谋的,袁绍自己,还是以领军为主,而他和郭图,也是随军谋士,所献之策,多是军事方面的。
    不过,这不妨碍逢纪思考,袁绍关注收集这些信息,关注这些,和他讨论这些,显然,袁绍想学。
    理由很充分,因为渤海王很强,向强者学习,永远是对的。
    从效彷渤海王,打造铁甲骑兵,到施政方针,主公这是在系统的学习渤海王。
    “主公,汝阳周边之地,多是袁氏所有,不如先以自家之地试之,若有成效,再推广之。”逢纪建议道。
    “我亦有此意,还有一事,元图,你说目下汝阳朝廷,如何处置?”
    “主公,朝廷若要存续,必须要有天子,如今少帝崩殂,不如立陈愍王为帝。”逢纪道。
    “陈王刘宠?”
    “正是,陈王素以善射着称,拥有数千弩兵,黄巾畏惧,一直未敢犯境,故而陈国依旧富饶,领郡百姓无不争相投靠,陈国相骆俊亦享有威望,屡屡以钱粮赈济百姓,故而陈王深得民心,乃不二之选。”逢纪介绍完,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关键是,陈王野心不小,曾有过祭拜天神的忤逆之举,此事曾被人告发,若不是先帝刚处死了渤海王刘悝,不忍再向宗亲举起屠刀,刘宠必死!”
    袁绍想着,文治武功野心,三者齐全,还真是个好选择,只不过,这样的人,怕会很难控制。
    可惜,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元图,我命你出使陈国,与陈王商议此事!”
    “喏!”逢纪连声应道,心头一喜。
    若促成此事,他的地位,将一步千里。
    “元图,颍川方面,是否需要增兵?我帐下幕僚,可是不少来自颍川。”
    逢纪当即反对,“主公,以高览挡之即可,我料胡轸定不会深入。”
    “为何?他可是屠了阳人!”
    “如今颍川最大势力,乃是荀氏,荀爽目下在雒阳任司空,荀或荀谌又在渤海王帐下效力,董卓焉敢吃罪荀氏?除非那胡轸没有脑子了,若他真做出什么无脑的事,荀氏与董卓翻脸,继而渤海王与董卓翻脸,如此,主公岂不喜闻乐见。”
    袁绍听懂,会心一笑,甚至开始期盼胡轸继续进攻,期盼高览守不住……
    ……
    此时的颍川,确实人心惶惶,特别阳人附近的城池,不少人直接举家搬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