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派系林立的并州,刘擎的选择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常山郡的援兵都赶到了!
    清河国的援兵现在才来!
    若无赵云,他估计就要驾崩了。
    不悦归不悦,姚贡来了,态度总归有了,刘宏也没有多加责怪,他想只想快快的回到雒阳,回西园养伤。
    ……
    郭嘉达到了刘擎所谓的“目的”,同时,刘擎在雁门,也没闲着,云中定襄之事,荀彧已在安排,骞萦正在集结兵马。
    而刘擎,在荀彧的建议下,先南下太原郡,拜访阳曲郭缊去了。
    听闻刘擎来访,郭缊亲在府前等候,如今的刘擎,在并州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年纪轻轻,任雁门太守一职,已不足为奇,如今更是武州侯,这等殊荣,完全可称并州第一人。
    马车缓缓而至,刘擎下车,见郭缊领着家眷迎在门口,一见刘擎,便迎上来。
    “公子大驾光临,郭府蓬荜生辉!”
    “擎四处征战,就爱走动,故南下见识见识太原风貌,叨扰了!”刘擎客气道。
    郭缊引刘擎入宅,刘擎望着院中之景,不由得感慨,处处透着士族底蕴。
    即便是园中一颗树,也已经生长得极老,偏偏长势极好,已经彻底适应环境,和新种的那种,有天壤之别。
    郭缊年龄并不大,也就长刘擎几岁,至今未有子嗣,因身处北方,又大病了一场,显老许多。
    郭氏是实打实的大族,其父郭全乃是前大司农,因病卒于任上,叔叔郭遵乃是前兖州刺史,如今的光禄大夫,郭缊年纪轻轻,便任雁门太守,能力自然不差。
    当然,也可能是买的。
    “公子一到任,鲜卑之患便迎刃而解,缊实在佩服,故吏予信给我,谈起如今雁门,可真畏焕然一新,也只有公子,才能弄如此多的战俘,为雁门开荒掘矿。”郭缊由衷夸赞,显然对雁门还是十分关注的。
    他一直称呼刘擎为“公子”,显然认可其渤海王之子的身份。
    “鲜卑之难,非在一时,我用以蛮制蛮之法,鲜卑王族势弱故友善,而魁头部族强而好斗,我便扶持王族,以制魁头部族,魁头已死,但其弟步度根,依旧有数万兵马,犯汉之心不死,并州北面数郡恐难消停。”刘擎道。
    郭缊沉思片刻,“云中郡守乐贺,魏郡内黄人氏,如今年事已高,已向朝廷请辞数次,不过朝廷并未应允,而定襄郡,因为郡小民少,又受鲜卑威胁,太守之职,从未卖出过,故多年未设太守,缊此次病愈,朝廷恐会令我去此二郡中的一个,公子与我,可成邻居。”
    谁要当你邻居了!刘擎心想。
    这两郡都是我的!
    不过郭缊揣摩的十分在理,说不定朝廷真会这么干。
    “边郡苦寒,还是不去为好!”刘擎开了个玩笑,“太原郡与冀州亦相连,那才是好去处!”
    刘擎意有所指的建议道。
    郭缊爽朗一笑,很是受用,“若真能入冀为官,可真承公子吉言了!”
    刘擎脸上陪笑,心中却窃喜:冀州时逢大劫,必然变动不小,一个刺史和数个郡守的位置,肯定是能空出来的,等着吧你!
    “并州立牧之事,郭兄如何看待?”
    郭缊摇了摇头,道:“并州非比他郡,大山林立,大河分割,又有外族杂居,而且并州各太守背景皆不同,五原太守乃宦官派系,西河战死之太守邢纪,乃是何进派系,太原太守臧旻,为士人表率,颇有美名,如今公子领雁门,亦属一派,董卓要携领并州,难度不小。”
    听郭缊一介绍,刘擎恍然,欲看清一方时局,还是需要地头蛇啊,郭缊对各郡太守竟都清楚。
    然而如今的问题是,西河太守战死,五原太守等死,而太原太守恪守本分,自然不会违逆皇命反抗董卓,好似掌控并州并不难。
    “郭兄如数家珍,对并州了如指掌,佩服!听兄一席话,擎方知自己才是最势单力薄之派。”刘擎无奈的摇头道。
    “公子过谦了,公子年未加冠,已封武州侯,前途不可限量!区区雁门,必无法困住公子!”说话间,郭缊眼中放光。
    别人不知道雁门的现状,他可是一清二楚,郡丞荀彧,乃是大才,短短数月将雁门治理得井井有条,此人乃是颍川名士中的佼佼者,郭缊自知不如,如此大才,却愿意屈身刘擎帐下,为一郡丞。
    这一点,他一直不理解。
    直到刘擎灭了南匈奴。
    不是外面所传的击败南匈奴主力,而是将南匈奴诸多部落,连根拔起,纳入雁门。
    联想到刘擎选择这个时候来太原郡“游玩”,无疑是想探探风,如此,郭缊心中依然有数,刘擎心中即便没有帝王志,也至少有诸侯气。
    再联想到他的身世,出身,恐怕公子最低的奋斗目标,也是将别人从他手上夺走的王爵要回来吧。
    刘擎依旧人畜无害的笑着,和他聊起了阳曲还有什么大户人家,还八卦的聊到,自己军师郭嘉,出自颍川郭氏,太原郭氏与颍川郭氏,是否同源?
    聊着聊着,郭缊突然生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颍川荀氏、郭氏,皆遣子弟投他,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气质吗?
    太原郭氏在太原小有名声,能排前列,叔父郭遵虽官拜九卿,可已然到头,而他引领的郭氏,如何书续写父辈的荣光呢?
    “郭兄,郭氏与王氏关系如何?”
    “还不错,两家祖上,还有过姻亲呢,只是缊这辈,走动少了。”
    两家门当户对,有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