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宰辅之才  调教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毕竟六部尚书,已经是朝廷正二品大臣,手掌大权,党羽众多。
    若在挂上阁臣之位,权势进一步增长,成为内阁首辅,更是能和皇权分庭抗礼。
    虽然明朝有不少皇帝自作聪明,挑拨内阁阁臣内斗,或是成立司礼监,利用宦官抗衡内阁,达到平衡目的,加深皇权权威。
    事实上,皇帝在考虑制衡内阁时,皇权就已经旁落了。
    毕竟内阁文官在怎么斗,那都是文官集体的内部事物,一旦对上皇帝,他们能分分钟放下芥蒂,联手抗衡。
    所以要杜绝内阁坐大,杜绝内阁阁臣成为权臣,必须在设置内阁之初,就限制住阁臣插手朝廷事物的权力。
    将内阁阁臣圈定在秘书的角色上面。
    “妙妙妙…”
    朱标当了二三十年的太子,政治智慧自然不用说,听蓝斌这么简单描述,理解明白了内阁的好处。而内阁唯一的劣势,蓝斌也被建议的,不设品级,不得是掌权大臣,五年一换等来限制。
    这么一来,内阁再无缺点。
    至少目前来看,没有缺点。
    蓝斌看朱标认同,也来了兴致,继续道:“除此之外,还可以规定内阁阁臣需要有县府的经历,知晓,精通民生。”
    “这么一来,他们给出建议,就具有一定参考性。同时也给了地方官进入中央的机会,若在设置一些配套措施,他们敢不尽心为朝廷办事!”
    “有道理,还有呢!”朱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还有…”
    当着朱标的面,蓝斌不像在朱元璋面前,说话有所保留。而是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向朱标灌输。
    不求他的观点最后能实施,只求能影响到朱标对文官集体的看法,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他设想的内阁,若能全部实现,最好不过。若不能全部实现,也不着急。
    先解决朱标和朱元璋劳累过度的事后,等日后朱雄英上位,他还有时间,机会来解决。
    朱标听得很认真,在感激蓝斌全心全意替自己,替皇室考虑之余,也参与到考虑中,提出个人见解,和蓝斌议论,磋商。
    时间流逝,朱标和蓝斌的议论磋商,完善下,新一版内阁制度出现雏形。
    “太子殿下,快关宫门了!”
    就在朱标和蓝斌议论完善出内阁制度时,朱标的贴身宦官,出言提醒道。
    朱标愣了愣,这才发现和蓝斌讨论内阁制度的时间,竟然过的这么快,不禁歉意道:“表弟,你看我和你聊起来,都忘了时辰,害得你这么晚才能出宫!”
    “表哥言重了,能帮上表哥,是我的福分!”蓝斌谦虚道。
    朱标笑了笑:“行了,你快出宫吧!等会儿宫门关了,再出宫就麻烦了!”
    “表哥,告退!”
    该说的都说了,怎么决定是朱标的事,蓝斌没在多言,郑重其事行礼后,转身离开了。
    宰辅之才啊!
    可惜年龄小了一点!
    朱标看着蓝斌的背影,心里感叹之余,又有些遗憾,如果蓝斌年龄大一些,凭今天蓝斌给他的内阁制度建议,都可以将蓝斌充实进东宫,担任要职。
    比如执掌他的秘书机构。
    奈何蓝斌年龄太小,十三四岁的年龄,贸然拔高,不是什么好事。
    朱标的贴身宦官,最了解朱标不过,看到朱标那反应,就知道朱标对蓝斌的重视。但他没有多言,而是将蓝斌在心里的地位,一次次的拔高。
    再也不将蓝斌当成普通的皇亲,而是当成朱标的心腹重臣。
    他是朱标的贴身宦官,朱标重视的人,就是他重视的人。
    看蓝斌背影消失,朱标也转身,在宦官、宫女们簇拥下,回到东宫文华殿,回想起蓝斌给他的内阁制度建议,便一阵心旷神怡。
    迫不及待的奋笔疾书,将蓝斌的内阁制度建议,写成奏疏,准备递给父皇。
    没办法,朝廷的庞大政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有办法解决,又岂能耽搁,浪费时间。
    ………
    次日,朱标带上写好的内阁制度奏疏,来到奉天殿和朱元璋一起上完早朝后,跟着朱元璋来到乾清宫。
    便迫不及待道:“父皇,表弟蓝斌昨日见儿臣劳累过度,特意提出一种内阁制度,能将父皇和儿臣从繁重的朝廷政务解脱出来!”
    “该制度,儿臣颇为认可。昨夜连夜写成奏疏,还请父皇御览!”
    “是吗?拿给咱看看!”
    朱元璋在上朝的时候,就看出朱标有心事,现在听朱标这么一说,来了兴致,想看看蓝斌这小家伙提出的什么内阁制度,为何能打动他儿子。
    还让他儿子亲自写奏疏。
    “请父皇御览!”
    朱标从长袖中取出一份奏疏,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奏疏,看到上面用白话文书写,知道是朱标体谅自己。为朱标细腻心思感动之余,仔细看起了奏疏。
    奏疏因是用白话文书写,简单直白的讲什么是内阁制度,优点有那些,缺点又有那些,怎么限制内阁坐大,威胁皇权等等。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