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想举荐海瑞?”
魏府花厅里,劳堪说出他的想法,惊得魏广德目瞪口呆。
海瑞是什么人,可以说魏广德就没想过会有官员会提到这个名字,建议起用他。
要知道,当初海瑞辞官时,虽然百官都做出不舍的样子,不断挽留,但实际上心里都是欢喜的紧。
而当时海瑞辞官,不仅是因为他仕途上遭遇挫折,更是深知已被当权者不喜。
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都不喜欢他,只会不断排挤他,边缘化他。
这样的环境下,如果继续留在官场上,不仅会给自己留下贪恋权势的污点,更是让他自己觉得难受。
海瑞做官非是为自己,为家族争得什么利益,而是只想为国为民做事,贡献一生所学。
他对大明官场现状极为厌恶,地方官员通过苛捐杂税大肆摊派获取利益,而京官则大收地方官员孝敬,为其提供庇护。
只可惜,他找不到几个志同道合之人,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此时的海瑞,早已经回到老家务农。
是的,海瑞现在就是个泥腿子,整日在田间地头忙碌。
他没有以致仕官员身份谋取投献田地,否则他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每年就会有无数佃租飞到他手里,足够他逍遥快活。
从这点上讲,他可谓这个时代大明官场真正的清流,道德楷模。
只可惜,即便是张居正也不能接受他。
实际上,几乎所有官员,那怕内心稍微还有廉耻的官员都只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他们可以管住自己的手,但绝对不会妨碍别人捞银子赚钱。
内阁里,张居正贪恋权势,结党营私,连其学生都为之不耻。
次辅魏广德更是搜刮民财,大肆经商谋取私利,置国家大义与不顾。
而阁臣张四维,本就是商贩之家,更是对钱财热衷,同样也是广招羽翼以壮声势。
这些,其实不算秘密。
张居正都能知道民间讲学对他的抨击,魏广德等人自然也一样,照样安排人关注民间舆情,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力名人对他们的评价。
别看海瑞在官场不行,但民间对他是推崇备至,特别是江南,他曾经出仕过的地方,简直就是海瑞的基本盘。
海瑞对内阁的评价,就是他致仕回乡路上走亲访友和回乡后所说,魏广德也是找人探听个明白的。
想来,张居正对此也应该是心知肚明才对。
所以,实际上这几年不是没有那几个地方出仕官员提出让海瑞复起,不过朝廷这关是绝对过不了的。
魏广德就知道,张居正是绝对不会让海瑞复出的。
只是魏广德没想到,劳堪居然会对他说出让海瑞出山的话来。
“善贷,你所推行换帖银,知道地方上会如何运作吗?”
劳堪开口问道,“地方上会将其转嫁到百姓头上,名义上是商人给银子交税,但实际上这些税银都会摊入商品成本中,与其说是对商人征税,不如说是对百姓征税。”
对此,魏广德微微点头,悠悠说道:“税,不管怎么征收,最后其实都是天下人承担。”
“是啊,都是天下人承担,若按照你所想,税朝廷收上来用到地方社学上,对老百姓来说其实还算幸事,毕竟他们可以送子弟入学,识文断字。
虽然与考科举无用,但凭借识字,还是很容易在城镇里找到一份工做的。
但现在一些地方上已经有人在打这笔银子的主意,一是征税中牙行和商人勾接压低货物价格,所得利益二一添作五私分,二就是想方设法虚报谎报社学经费,谋取私利。”
劳堪说道。
“这可是你都察院的差事儿,巡按御史是做什么的?”
魏广德看着劳堪,有些好笑的问道。
“北方这边我还可以看着,可南边呢?”
劳堪严肃问道。
这就是大明南北两京设立产生的权利分配问题了,京城你六部权利最大,但是也因为忌惮擅权而把南方省分的管理权移交给了南京方面。
南京那边,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天高皇帝远,龌龊事没少做。
“南京都察院失控了?”
魏广德皱眉问道。
“以前六科监督朝廷和都察院,都察院监督百官,现今六科权利被首辅所慑,而都察院中人大多又慑于六科,不得不趋炎附势。”
劳堪低声说道。
“嘶你是说都察院现在害怕首辅?”
魏广德急忙问道。
六科怕张居正,魏广德是知道的,毕竟六科监督之权就在张居正手中,而这本来是皇帝的权利。
不过在小皇帝自己年龄尚小,自然不能行此权利。
不过因此,就让都察院都忌惮首辅,这可不就意味着首辅已经失去了原本架构里的掣肘。
之前,魏广德也不是没有察觉到都察院有些不对,不过他当时以为只是那些人都是张居正或者张四维的人,所以他才急急忙忙把劳堪,还有其他一些老乡往都察院里送。
现在听到劳堪的话,他才猛然惊觉,事儿怕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没人会没有忌惮,就好比都察院的御史,虽然外面叫他们疯狗,可以老朱的本事,自然也是设计了监督他们的机构的,那就是六科。
皇帝手里不仅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