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2章 压轴拍品,必选字画  古玩之金瞳鉴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沈愈与裴玉琴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眼中不约而同的流露出一丝迟疑。



    这件苍龙教子洪武釉里红大盘太过珍贵,更是顾家的百年珍藏,作为拍卖品显然非常的不合适。



    心有灵犀一点通。



    俩人同一时间默契地摇了摇头,明显都想到了这一点。



    人家愿意开放珍藏任他们挑选,这份信任已是难得珍贵。



    但是你把人家家族收藏整整百年的藏品拿走了,这就是过于的不识趣了。



    做人要懂分寸,知进退,收藏也是一样。



    “心怡姐,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沈愈直接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拒绝,“但这件洪武大盘是贵府的传家之宝,我们不能夺人所爱。”



    裴玉琴也郑重地点头附和,“心怡,这样的瓷中大珍承载着顾家几代人的收藏故事,就该留在顾家,继续传承下去。”



    顾心怡早就察觉到他们的迟疑,闻言微微一笑,转身走向了另一侧的展柜。



    她纤长的手指轻触展柜侧面的感应按钮,玻璃罩缓缓升起露出里面陈列的另一件瓷器。



    这是一件造型典雅的尊式瓷器,器形古朴厚重,大气端庄。



    尊口宽阔,腹部圆润下垂,底部则是规整的圈足,稳稳地托住整个器身。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尊颈与腹部衔接处的两侧各装饰着一个精雕细琢的双螭龙兽头耳,对称分布,栩栩如生。



    “百鹿尊,启南你看一下。”



    沈愈小心接过将尊身微微倾斜,让光线充分照射在釉面上。只见尊身通体施以粉彩,色彩柔和淡雅,釉色极为自然。



    最令人惊叹的是上面绘制的百鹿图。



    一图两画。



    瓷器阳面是在一片山水相依的草地上,数十只形态各异的梅花鹿或立或卧,或饮或戏,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画面布局极为考究,远处山峦叠嶂,峰顶云雾缭绕,更有一条瀑布从山间飞泻而下。



    阴面则是一片枝干虬劲枝繁叶茂的古松林。



    林间空地上,鹿群悠然自得。



    有的小鹿正低头饮水,清澈的溪水倒映出它们灵动的身影。



    有的三五成群,互相追逐嬉戏。



    还有几头年长的公鹿站在高处,警惕地巡视四周。



    最温馨的是一对母子鹿,母鹿正低头舔舐幼鹿的绒毛,眼中满是慈爱。



    沈愈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条鹿。



    “启南,这件粉彩百鹿尊,堪称乾隆年间御窑的巅峰之作。”顾心怡的声音轻柔,却带着掩饰不住对自家奇珍的自豪,“虽不及元青花那般举世罕见,但在清代官窑瓷器中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我觉得这件瓷器可以作为高古拍品。”



    沈愈跟着点了点头,“琴姐你看看,这件粉彩百鹿尊确实不错,粉彩色泽柔和,画面层次分明,尤其是鹿画的极好。”



    说完,他倒转瓶身,器底有底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



    没有问题,实打实的官窑宝瓷。



    裴玉琴凑过来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件百鹿尊的寓意很好,“百鹿”与“百禄”同音,象征加官进禄。



    “并且,古松象征松树常青,又有寿元长久的寓意。作为拍品,这件百鹿尊应该能吸引不少买家。



    “甚至上拍后必定会引发激烈竞投。



    “一来,乾隆官窑的身份本就足够珍贵。二来,粉彩瓷器在收藏市场上一直备受追捧。再加上这么美好的寓意,无论是作为投资收藏,还是作为馈赠佳品,都是上上之选。我估计,竞拍会从第一时间就引起激烈的角逐。”



    于是第二件拍品也选好了。



    至于第三件拍品,也是高古此次拍卖的压轴作品,沈愈决定用心挑选一幅字画。



    首先,字画作为压轴拍品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另外,顾家的书画收藏之丰富,足以让任何一位收藏家震撼不已。哪怕是他这样见多识广所谓的鉴定专家也不禁心潮澎湃。



    放眼望去,藏宝室的四面墙壁上,历代名家真迹琳琅满目。



    从唐代佚名的宫廷仕女图,到宋代四大家的山水巨制。



    从元代四家的文人墨韵,到明代四家吴门画派的一脉相承。



    清六家,清四僧的珍品真迹更是多不胜数。



    几乎每一幅都是流传有序、着录清晰的真迹,甚至有些是早已绝迹于收藏市场的孤品。



    沈愈不禁暗自感叹,即便是他这些年走访过的所有私人藏家,甚至包括几家顶级私人博物馆的馆藏。单单在书画这一门类上,恐怕也难以与顾家的收藏相媲美。



    走出十几步,沈愈的目光被东墙角落的一幅巨幅山水所吸引,当看清画作内容时,他的瞳孔猛然收缩。



    这竟是一幅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摹本。



    画作高约两米,宽逾三尺,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古朴的光泽。



    沈愈放缓呼吸,细细端详。



    此画临摹者用精妙至极的皴法将山石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山径上的旅人虽只寥寥数笔,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