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实的历史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是在1945年2月18日牺牲,但由于自己的出现,导致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偏差,对方遇到德军炮击后,只是负了重伤却并没有牺牲,不但获得了元帅军衔,甚至还作为远东部队的副司令员,参与了八月风暴行动。
但索科夫做梦都没有想到,历史的纠错性会如此厉害。虽说战争已经结束,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是没有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他轻轻地叹口气,随后对雅科夫说道:“雅沙,你曾经担任过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副参谋长,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算是你的上级,他的葬礼,你肯定会出席吧。”
“这是肯定的,”雅科夫说道:“如果他下葬时,你恰巧能返回莫斯科,我希望你也能一起前去。”
“放心吧,雅沙。”索科夫说道:“如果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的葬礼进行时,我正好在莫斯科,我一定会去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才结束了通话。
索科夫放下电话之后,心情不免有些沮丧,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突然遭遇空难,会不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说在真实的历史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是在视察部队的途中,下车观察地形时,遭到了德军炮击而伤重不治牺牲的。但由于被自己所解救的雅科夫,意外地成为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副参谋长,陪着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一起去部队视察,途中停车视察地形,遭到德军炮击时,因为采取了规避动作,所以都只是不同程度地负了伤。
如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因空难而去世,那么早应该在1943年4月13日死于德军战俘营的雅科夫,是否也会发生意外呢?要是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不但失去了一个好友,没有还会失去一张护身符。
桌上电话铃声响起,索科夫以为是雅科夫又打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从远东返回莫斯科的途中,发生了空难,整架飞机上的人全部遇难。”
“是的,元帅同志,我刚刚也知道了此事。”
“哦,你刚刚也知道了此事?”朱可夫有些惊诧地问:“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晓的此事?”
“是雅沙,雅沙告诉我的。”索科夫回答说:“元帅同志,您应该记得,雅沙曾经在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担任过方面军副参谋长,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就是他的上级,因此空难的消息,他恐怕是最先知晓的。”
“哦,原:“米沙,我原打算后天乘飞机返回莫斯科。但如今出了这么一件事,史达林同志给我打来电话,不允许我再乘坐飞机。因此,我们要返回莫斯科的话,就只能乘坐列车了。”
一想到在波兰境内遭受的那场夜袭,索科夫多少还是有些后怕,如果袭击的匪帮没有重武器,自己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脱离危险。返回莫斯科的途中,不知所乘坐的列车是否会再次遭遇匪帮的袭击。
但转念一想,自己真是杞人忧天。如果朱可夫和马林科夫这样的大人物要乘坐列车返回莫斯科,给他们安排的肯定是专列,别说几个匪帮,恐怕就算是一支正规的军队,对专列展开进攻,恐怕都很难讨到好。一旦遇袭,不但附近的地面部队会尽快赶来救援,恐怕在此之前,就会有空军的轰炸机群,教教这些不知死活的匪帮如何做人。
“元帅同志,”索科夫试探地问:“我和您一起乘列车返回莫斯科吗?”他这么问的目的,是担心朱可夫安排自己坐飞机。虽说从柏林到莫斯科的飞机不见得会出事,但刚刚发生了这样一起空难,自己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心理阴影的。
“当然,你当然要和我一起返回莫斯科。同行的还有马林科夫同志。”朱可夫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似乎在考虑什么事情,等重新说话时,语气变得格外严厉:“米沙,我还打算把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帅同志,请您下命令吧。”索科夫连忙向朱可夫说道:“我一定会完成好您的任务。”
“这个任务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是让你在列车上看管一个人,不让他和任何人有接触。”
听到朱可夫的这道命令,索科夫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一种可能,连忙小心翼翼地问:“元帅同志,您打算让我看管的人,难道是前几天在地下室里见到的那一位?”
“没错,就是他。”
索科夫想起当时自己还问过朱可夫,如何处置这个假冒的杜鲁门,朱可夫告诉自己,说他马上就要卸任,此人如何处置,交由索科洛夫斯基来负责。但仅仅过了几天,对方的想法就发生了变化。
“元帅同志,您前段时间不是说,此人要交给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处理吗?”
“没错,当时的确是这样考虑的。”朱可夫说道:“虽说我们错过了时机,但如果让他留在柏林,那么早晚还能派上用途。不过美方那边出了点问题,根据我们的情报部门分析,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时间里,杜鲁门不会再出现在德国的土地上,因此再把此人留在柏林,显然是不合适,因此必须把他转移回莫斯科。”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