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四章 调试测验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光刻机需要工作在超高无尘环境下,刚刚组装完成的测试样机正在无尘车间内安装调试。刘焱换了一身白色防尘服,戴上防尘帽,通过风淋间进入无尘车间。
    
    此时是上午十点左右,处于每天的早班时间,晶圆工厂的四条芯片生产线正在全力运作,数千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的工作。走过生产区域,进入测试区域,以姜安平为首的几十名研究人员,正围在一台一人多高的设备,做最后的调试,旁边还有几名维创电子公司的高管站在那里围观。
    
    刘焱凑上前去,朝研发二部部长乌光辉问道:
    
    “这台就是光刻机研发实验室制作出的第一台光刻机吗?什么时候能开始光刻测试?”
    
    听到有人提问,阳威力、金小雅等人同时转头看过来,见是老板刘焱,纷纷打招呼问好,乌光辉出声给刘焱解释道:
    
    “对,就是这台机器,昨天组装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就从研发大楼搬运到了无尘车间,经过一天一夜的安装调试,现在已经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刘焱满意的点点头,围着光刻机转了一圈,这台设备为全封闭结构,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皮文件柜,外壳喷涂成了乳白色,左右两侧,设置有硅晶圆入口和出口,靠外一侧安装着一个控制面板和一台大屁股显示器。
    
    刘焱有些疑惑的问道:
    
    “看外表,我们这台光刻机似乎和J能、N康的光刻机都不太一样,这是对外壳进行了优化吗?”
    
    乌光辉摇摇头之后说道:
    
    “我们不光优化了外壳,同时也优化了部分内部结构。
    
    老板你提供的资料里不是有一部分05微米光刻机的预研资料吗,姜教授他们研发一微米光刻机的时候,参考了05微米光刻机的内部结构,对设计图进行了一些更改优化。
    
    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优化对晶圆的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应该都有所提升,实际情况如何,还需要测试过后才知道。”
    
    姜安平等人又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光刻机终于调试完成,将提前准备好的掩膜版固定到掩膜版工作台上。阳威力通过对讲机沟通,让一位名为柏巧玲的女工,送来了几十片已经涂好光刻胶的硅晶圆。
    
    姜安平亲自动手,将硅晶圆安置到光刻机晶圆入口处的支架上,然后按下操作面板上的启动按钮。
    
    光刻机内部传出细微的机械转动声音,一张硅晶圆被机械臂送进光刻机内部,在深色玻璃观察窗上,亮起一抹深邃的紫色光芒,开始对硅晶圆进行加工。
    
    见状,刘焱出声询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台光刻机使用的是哪种光源,是高压汞灯产生的436ngle和365nile,还是248n的KrF准分子激光作为光源?”
    
    乌光辉回答道:
    
    “现在使用的是高压汞灯产生的365nile作为光刻光源,理论上,这种光源能一直将光刻机的加工精度提升到035微米,作为未来一两代光刻机的光源足够使用了。
    
    准分子激光光源,是下一代光刻机光源技术,咱们研发部已经立项开始研发,但这种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前沿研发项目,开发难度非常高,不是短期内能攻克的。”
    
    这台新研制的光刻机的加工速度还是很快的,即使是初次测试,柏巧玲拿来的几十片硅晶圆也在二分钟内,全部完成了光刻加工。
    
    这些光滑如镜的硅晶圆上,多了很多方块状的纹路。测试用的掩膜版,是晶圆工厂正在生产的ARM1芯片掩膜版,其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是晶圆工厂出产的所有芯片之最。
    
    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次光刻测试,应该选用最为简单的单片机芯片作为加工目标,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易到难,逐步查漏补缺,将光刻机修改完善。但姜安平和几个主要研发人员,对光刻机测试样机非常有信心,直接上了最大难度,也是需求量最大的ARM1芯片。
    
    维创电子公司推出的第二代游戏掌机上市之后,立刻受到电玩爱好者的热捧,仅仅上市半个多月,就售出了300万台。随机配送的和两款游戏,在画面、音效、游戏可玩性上,碾压市面上的所有游戏。游戏掌机热销,作为主控芯片的ARM1需求量大增,可是产品合格率始终徘徊在6070之间,提升速度非常缓慢。
    
    经过蒙小刚、姜安平,几个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分析,认为ARM1合格率过低的原因恰恰是光刻机精准度不达标造成的。晶圆工厂内的这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