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6万多平方公里。
成员主要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古老民族,比如埃文族,也就是鄂温克族,还有鄂伦春族,赫哲族,以及部分汉族人共同组成。
许多国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此事,认为一群土着,能成什么事?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瞧出来其中的苗头:很显然,这个国家,和华夏关系密切,基本就相当于一个自治区的性质。
最先坐不住的就是岛国了,因为这样一来,华夏就相当于在东面也拥有了一个出海口。
最近的距离,距离岛国本土才八百公里。
这个距离,真的很近,于是,岛国这边,就憋着开始搞事情。
此刻,在海参~崴这座海港城市中,李卫国也正和各方代表一起,商量大业。
从宣布独立到正式建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甚至能不能走完都不一定。
在历史上,就曾经存在过一个远东共和国,只不过两年之后,就合并到苏联。
经过大家这几天的研究,已经初步确定一些事情。
首先是远东行省的首府就设在这座海港城市,另外就是选举了第一任领导:大山被各族代表,推选为最高领导。
至于这个远东行省的真正缔造者李卫国,只是入籍,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因为这边民族比较多,所以在法律法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一夫多妻制这种情况,也同时存在,李卫国主要是为了这个。
职务什么的,李卫国还真不大看重,反正他在这里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而且不在官方任职,他往来各国,也比较方便。
现在摆在大伙面前的,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境内原本生活的毛子,该如何处理。
这些毛子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五六十万人呢。
等这个问题摆在李卫国面前之后,他也早有预桉:“愿意留下来的,我们也欢迎,毕竟我们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想要迁走的,我们也不阻拦,并且会补偿一定的财物。”
这种事情比较敏感,最好能够和平解决,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
“那补偿多少合适?”有人询问。
李卫国竖起一根手指:“根据具体的个人财物,每个家庭,在一万卢布上下浮动。”
一万卢布,还真不少,要知道,现在的卢布还没贬值,至少在名义上和美金相当。
而一般的毛子,也都没有攒钱的习惯,家庭财产,肯定都到不了这个数。
李卫国笑笑:“一半用货币,一半可以用物资。”
大伙一听就明白了,现在这边物资奇缺,但是他们从华夏倒腾过来,价格却便宜得很。
定下这个章程之后,就开始行动。
一听说有这个好事,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迁走,拖家带口的,被运输船向北面的勃利运过去。
李卫国他们已经和那边商议好,由那边进行安置。
为了能够叫那边顺利接收,李卫国这边着实付出了不少物资,还给当地政府的主要人物,塞了不少钱。
最后,选择留在远东行省的毛子,数量只剩下几万人,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仅仅是这项工程,就忙活了两个多月,同时也耗资巨大,主管财政的官员多次汇报:早就没钱了。
没钱不要紧,李卫国大手一挥,立马又是一笔资金追加过来,而且还是一亿美金的大手笔。
前前后后,李卫国在这边的投入,算起来已经超过二十亿美金。
这也叫大伙都感叹不已:没有李卫国在背后默默提供资金,还真玩不转。
有钱好办事,移民的事情终于顺利结束。
另外还有点差头,那就是东方行省的独立,始终没有得到苏联的正式认可。
这一点,李卫国也不怎么担心:都自身难保了,而且鞭长莫及,根本管不到这边。
唯一担心的是,等到俄成立之后,只怕不会善罢甘休,毕竟这边涉及重要的出海口呢。
但是李卫国也不怕,毕竟在他的背后,也有一个冉冉上升的大国撑腰。
至于经济方面,李卫国就更不担心了,这片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那都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啊。
“国子,也不能总靠你的公司输血啊?”在市政厅里,大山正在和李卫国商量,现在千头万绪,他都忙晕了,偏偏还被大伙给架到高位上。
眼看着好兄弟大把大把地掏钱,大山瞧着都感觉心疼。
正在这个时候,有官员来报告,说是岛国代表又来求见。
大山一听这个就烦,真恨不得把这个讨厌的代表团,直接扔海里面算了。
李卫国倒是一点不恼:“那就叫他们进来吧,这件事也该解决了。”
很快,十几名穿着西装的岛国人就走了进来,一个个神态高傲。
为首的是外务省的一名官员尹田,这家伙留着两撇小胡子,神态十分嚣张地将一沓文件拍在桌上:“这是我国的最后通牒!”
这个岛国代表团都来一个多月了,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包括领土和主权方面的,真要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执行,那远东行省,就直接变成岛国的地盘了。
李卫国一直忙着把那些毛子进行移民,没腾出来时间,这也导致这群岛国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