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2章 1333牙行换帖银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边没说。”

    芦布马上答道。

    “把这张条子送到工部去,让他们尽快筹备,旨意很快就会有人传过去。”

    在京城为索南加措新建喇嘛庙的事儿,是魏广德临时起意,所以想到工部可能没有准备。

    这边行文,随后就马上安排人把消息递给江治,让他着手准备,免得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那就不好看了。

    “是,老爷。”

    芦布双手接过魏广德递过来的纸条,答应一声。

    想想暂时没事儿,倒不是说他已经把送来的奏疏都处理完毕,而是他这会儿就没什么心思处理。

    起身,迈步,快速出了值房,直接往张居正那边走去。

    进入房间,张居正依旧是一身素服,,反正这两年他都不会穿上官袍,朝廷所有的礼仪活动也都不会参与,都是有魏广德或者皇帝指定其他人代劳。

    “善贷,你看看这个。”

    进屋寒暄没两句,张居正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疏,递到他的眼前。

    虽然好奇,但他还是伸手接过,只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了。

    户部张学颜拟的奏疏,而内容正是之前魏广德提到过的牙行、牙税。

    牙人这个行当,其实在明初洪武时期曾经被太祖朱元璋严厉杜绝过,只是民间交易,特别是大宗交易,又少不得牙人这个懂行的中间商从中牵线搭桥,所以并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而随着明朝社会逐渐稳定,手工业得到空前繁荣,商人对牙人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所以牙人也在大明各地方方面面的商业活动中出现,不再成为禁忌。

    牙人,据说最早是因为在牲口市场帮人买卖牲口需要看牛马牙齿,帮助成交的中间人。

    而到了明代,商业空前繁荣之下,牙人也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靠着承包地方官府摊派的商税而成为官牙,但民间还有许多背着秤砣满街走的私牙存在,他们其实都是商业活动中的润滑剂,帮助买卖双方成交的。

    牙行的生意,直到清末买办制度才逐渐消亡,但实际上就算到了后世,依旧还是在不起眼的角落中存在。

    魏广德快速翻看了张学颜这份奏疏,果然是在原来牙人承担地方商税的基础上,增加了“牙税”。

    不过,奏疏里巧妙的进行了转圜,那就是把牙人原本承担的“商税”改头换面成为地方官府的“牙牌费”,按照后世理解就是工商职照,而现在户部定下的税额,才是要上缴朝廷的“商税”。

    这样,既保证地方官府还有稳定收入,又让朝廷有了收税的名头,那就是明初就有的“商税”。

    对此,魏广德自然没有异议。

    只不过看到对于货物征收标准时,魏广德眉头微微一皱。

    明朝的商税,其实经历过三个税额,明朝建立前,因为军费高企,所以朱元璋最初定下的商税是十五税一,大明建国后放宽到二十分取一。

    之后,为了恢复手工业,让民间商业繁荣,很快就再次放宽到三十税一,甚至对其中一些百姓生活必需品采取免税措施。

    商税,也多集中在茶叶、铁器、盐巴和丝绸等奢侈品方面,而对棉布等施行低税率。

    张学颜这份奏疏,对于商税,是沿用的三十税一的标准,税额着实有些低。

    虽然低税对魏广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但魏广德考虑的更加长远。

    以后的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极大提高,三十税一的标准着实太低,朝廷很难收到足够的税银满足各方面的支出需要。

    即便生产力提高伴随着产量增大,朝廷的税银也会水涨船高,但魏广德知道明朝灭亡就是因为财政支用不足,而临时加税又全部被分摊到穷苦百姓头上,才导致明末流寇横行。

    既然已经打算提前祭出商税平衡大明的财政收支,魏广德自然不会为了小利而置大义于不顾。

    略做思考,魏广德就对张居正笑道:“叔大兄,这份奏疏早前张尚书就和我提过。”

    “哦。”

    张居正闻言微微点头,他昨晚和张学颜见过面,自然知道这份奏疏出台的原因。

    张学颜一开始是持反对态度,但是面对户部亏空,他态度有所转变。

    而之前,在他没回京城前,也和魏广德说过此事,得到了支持,所以才会有这份奏疏出现。

    张居正对此是乐见其成的,本身他也支持,只不过需要得到更多人响应才好推动。

    现在不用他主动力推,张学颜就改弦更张支持,那是再好不过了。

    “户部的筹划,我觉得很好,只是.”

    魏广德继续说道,只是说了一半,忽然就顿住了。

    “只是什么?”

    张居正马上就问道,显然魏广德看出奏疏里有什么地不妥,所以才会如此。

    实际上,张居正看完这份奏疏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存在问题。

    利用货物在各地流转的机会,通过牙行收取货物商税,三十税一,很合理。

    “三十税一,实在太低了,不合理。”

    魏广德开口说道。

    张居正闻言一愣,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魏广德居然是认为朝廷收取的税率太低了。

    要知道,朝廷收税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那些民间商会的利润,还有魏广德自己的分红。

    “善贷,你的意思是”

    张居正迟疑着开口问道。

    他不确定魏广德这么说,到底是真实想法还是故作姿态。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