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九章 让他自己挑选  定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营,绝对不可轻敌冒进。
    老伯爵认为,英王在陕西路与宁夏府交界的陕北地区,布置下重兵是绝对正确的。相对于眼下贫瘠,又因为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大旱,伤了元气的陇右路来说。更容易获得一些补给的陕西路,极有可能成为叛军就食的主要目的地。而且宁夏府本就粮草只能部分自给。
    去年陇右大旱,宁夏府又是重灾区。虽说朝廷为了赈济灾情,调运了大批粮食进入宁夏府。而且作为定远州后方,宁夏府也囤积了部分边军粮草。但是这些粮草,却根本不足以长期维持,目前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几万的叛军。他断言,最多再有半个月,叛军恐怕便要断粮。
    而且大军进剿,叛军势必不会坐等挨打。对于眼下的叛军来说,粮食明显比马匹更成为燃眉之急的事情。还有点余粮的陕西路,极有可能会成为叛军下一步攻略的目标。调动大军配合地方卫军,在陕西与陇右交界处布放,在以主力步步紧逼,逼迫叛军为了粮食与官军决战。
    虽说双方兵力对比悬殊,但以西京大营长期训练的精锐,对付十几万缺乏训练的叛军,自然可以一鼓作气。不过需要两点注意的是,一个是北辽境内也有部分党项人部落。拓跋继迁在对汉人不信任的情况之下,为了增强实力极有可能会派人引诱,北辽境内那些党项人投效。
    北辽境内的党项人与大齐境内,几乎已经彻底转变为半农耕半游牧的党项人不同,还保留着游牧的风俗。北辽的这些党项人,相对于已经汉化很严重的灵州党项诸部,民风更为彪悍,骑射的功夫也更为优秀。而宁夏府与北辽山水相连,阻隔的只有一道黄河与贺兰山。
    虽有定远州数千边军阻拦,但如此大的地域,眼下腹背受敌的定远州边军,未必能挡得住。一旦这些人归顺拓跋继迁,其实力会有大幅度的增长,甚至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他希望作为全权负责,此次平叛事宜制置大使的英王,一定对这一点要多加注意,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听罢这位应城伯的解释,黄琼看着说完这番话之后,几乎是耗尽了全身力气的老伯爵,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处罚他,还是该奖励他。如果事情真的像是他说的那样,这位老伯爵明知道后果极有可能极为严重,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到可以说是一心为国。
    陇右的那位李节度使,为人黄琼并不是很了解。但他从当初选将时,那位枢密使心虚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得出恐怕是不能托付大任之人。如此这样,这位老伯爵的担心,并不是无的放矢。想到这里,黄琼沉声道:“老伯爵,难道西京大营就没有其他将领可以代替吗?”
    对于黄琼的这个疑问,欧阳杰苦笑摇头道:“西京诸留守衙门,本就是为了西北设置的。别看这里设置了四部,枢密院、殿前司,品级与京城一样。可因为实权有限,所以被朝中官员一向视为养老院,那些官员但凡有点人脉的都不愿意来,如今各衙门都是残缺不全。”
    “礼部,就一个尚书领着两个主事,外加几个员外郎,就连侍郎都没有配备一个。兵部与工部,都是一个尚书、一个侍郎,外加两个主事,领着一群五六十岁升不上去员外郎,连个郎中都没有。至于户部倒是配备齐全,可都是在京中郁郁不得志的人,被打发到这里养老。”
    “枢密院就枢密使一个,连个副使都没有。至于老臣这个殿前司,人员倒是西京诸衙门之中最为齐全的一个。可马步军两个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蓝田男常远,跟着陕西的刘节度去了延安府坐镇。他不跟着去协调坐镇,单靠刘节度恐怕很难指挥得动,西京大营这些军马。”
    “如今老臣又病成了这个样子,实在难以处理军中事务。步军都指挥使清江伯马良佐,要代替老臣处理日常事务。况且马良佐虽说是伯爵,任西京留守殿前司步军都指挥使,却是一样未曾上过战场。而且为人性子刻板,处理日常军务倒是可以,但让他统军作战却难为他了。”
    “至于三营的都指挥使,品级都在那位李节度之下。到了陇右,也是一样要归他指挥的。王爷,非是老臣拒不发兵,实在是军中无将,这个兵发不得的。不过,这两万大军老臣已经挑选完毕,都是三营挑出来的精锐。只要朝廷任命的主将到了,随时便可以出征。”
    说罢,这位应城伯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想要站起身来,却几次都未能如愿。见到此景,黄琼急忙几步上前,将其重新扶到椅子上。沉默了一下后才道:“老伯爵苦心为国,本王知晓了。放心,本王没有怪罪老伯爵,更不会因此追究老伯爵的责任。老伯爵安心养病即可。”
    只是这位应城伯,在听到黄琼这番话之后,却是轻微的摇了摇头道:“王爷,在去年郑州平叛时候的表现,老臣早已经从同僚口中知晓。王爷能够知人善用,在用人上敢于放手,将军务交给有能力的人去负责,这一点老臣很是欣慰。将这两万大军交给王爷,老臣无比放心。”
    “不过贺元锋此人勇猛有余,战略却非长处。上了战场,眼皮子还略微有些浅。而且此人是骑兵出身,擅长使用马军作战,对步军性子方面还有些陌生。最关键的是性子有些急躁,虽说擅长使用骑兵偷袭作战,可细节之处却往往差强人意。老臣最担心的便是,他急于求成。”
    “拓跋继迁此人,老臣曾经见过几次,绝对堪称一时枭雄。而且为人又极其阴险,观其在宁夏叛乱之中作为,这个人在用兵时,很善于使用伏击作战。贺元锋这个性格,恐怕未必会是他的对手。所以王爷此去陇右,一定要把握好大局,切不可让其轻敌冒进,否则将误大事。”
    贺元锋是西京大营出来的,老伯爵统带了西京大营近十年。作为老上司,对他的优缺点可谓是了如指掌。虽说不是很清楚贺元锋,真正的优缺点。但作为贺元锋多年的顶头上司,老伯爵的这番话,黄琼认为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应城伯这番话说罢,黄琼心思多少有点沉重。
    对于这位老伯爵即便劝谏,但也分析很透彻的话,黄琼很是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道:“老伯爵请放心,你的这番老成谋国之言本王记住了。老伯爵,西京大营您带了近十年。军中将领能力与否,想必您也了如指掌。您能否给本王推荐几名将领,以弥补贺元锋的不足。”
    只是在听到黄琼这番话后,这位应城伯却是长久一言不发。良久才道:“王爷,贺元锋非心胸狭窄之人。眼皮子虽说有点浅,可也不是半点不容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上弱点,他还是清楚知道的。他也西京大营调出去的人,这个人选还是让他自己挑选,更为恰当一些。
    看着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说罢这番话之后,再也没有力气说话欧阳杰。黄琼微微点了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更没有再追问什么。只是慢慢的走出了殿前司衙门这间宽敞的会客厅,对着等候在门外的几个欧阳杰的亲兵点头,让他们赶快进去服侍欧阳杰。
    又吩咐范剑,让李大夫为欧阳杰把脉。自己则在偏厅找到正在与西京殿前司,步军都指挥使马良佐办理交接的贺元锋,让他接手西京大营挑选出来的这两万精兵之后,在西京大营挑选一名将领作为他的副手。今儿做好一切的准备,大军明儿一早便出发赶往庆阳府。
    自己则在外面一直等着节度副使陪同之下,赶往早就给他准备的钦差行辕休息。只是就在黄琼离开殿前司衙门,正准备翻身上马离开的时候。欧阳杰一个亲兵,却是急匆匆的赶了过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