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7章 太贵了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易飞说道:“陈爷爷,你总不能认为我在坑陈总吧?我和陈总打过几次交道,他人不错,帮了我许多忙,他有航运业务,对经营港口也有一定的经验,陈总也愿意在国内投资,如果不是国内目前不允许外企独立经营港口,我就交给陈总一人干了。讲真的,建设港西港口,我真的是为了临东的经济发展,赚钱的项目多了,我也不可能什么都干,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既然陈爷爷说基本没问题,那正式批文下来后,我们就开工,三年投资五亿人民币是最少的了。我准备把经营港口交给陈总,陈总的意思想让乐宁哥来管理,我没有意见。”
    
    批下来也在意料之中。
    
    当时关府长向省府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省府都同意了的。
    
    东江省短期内又没有资金开发港西港口。
    
    省府看中的是三年至少投资五个亿。
    
    毕竟现在私营港口还比较少,反正自己是没有听说过哪个港口是私营企业建的。
    
    两三个月能批下来已经算流程走的够快了。
    
    估计上面也是奔着试试的态度。
    
    “乱弹琴,你是在拉江运一把。”
    
    陈文杰说道:“江运一直想在国内投资,可一直有疑虑,我做为他叔叔,反而没法说,他能确定在国内投入大的资金,主要是因为你打消了他的疑虑,章氏和苗记敢大量投资,他还担心什么,这也算你拉来的投资,你也是有功的。”
    
    江运虽然是自己的本家侄儿。
    
    但他出生在港城、生活在港城,也就改革开放后和自己见过几面。
    
    彼此间其实很陌生。
    
    他平时倒是和乐宁处得比较好。
    
    也帮着乐宁在国内做些投资,但额度都比较小。
    
    前年在江城投资一千万建个铜业公司,现在归易飞名下的正飞集团了,一千万对国内是大数,对江运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他主要和乐宁做些贸易,因为这个能随时撤出。
    
    江运有顾虑,生怕政策变了,他的努力白费了。
    
    东苏有前车之鉴。
    
    把国外的资本突然没收,江运想得多也有情可愿。
    
    尽管自己向他说了华夏改革开放的决心,但他并不太信。
    
    江运也曾经说过,其实港城的不少富商一直看好国内的市场,毕竟庞大的人口基数在那呢,但大家都和他一样,多少有些顾虑。
    
    正是章氏和苗记的大力投资,消除了他们的一些顾虑。
    
    章氏和苗记在港城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此举对国内的招商引资起了积极作用,易飞在中间起的作用可以说非常关键。
    
    没有易飞,章氏和苗记估计也不敢把整个公司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易飞说道:“什么功不功的,从公的方面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私的方面讲,只有国内发展好了,有了更好的环境,我才能赚更多的钱,就说飞来电子的寻呼机吧,销量一直就那么回事,主要原因不是我竞争不过对手,而是购买能力就那点,如果国内的平均工资达到几千块钱每个月,寻呼机的销量得翻多少倍?都是相互相成的,只有国家强盛了,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才硬,国家才是企业永远的后台。”
    
    这道理非常浅显。
    
    每个人都能明白,但更多的人把私人利益放在前面。
    
    总觉得国家发展是这么多人的事,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
    
    其实自己有时候也有这种想法。
    
    真正大公无私的人能有多少。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