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8章 颠覆认知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178章 颠覆认知

    八九年的元月二十七日,农历腊月二十晚上。

    云临酒店201包房。

    向应北举起酒杯,“敬小易总、赵老师,在临东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和史朝东、李万军可以说受益非浅,来的时候,陈总说让我们把万运通讯公司的技术转让给飞来电子公司,来了以后才发现,飞来电子公司在通讯技术方面远超万运,倒是让我和史朝东、李万军大开眼界,我这次回去后,定会向陈总详细汇报,两家公司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他和史朝东、李万军明天就要回港城了。

    易飞和赵丽丽特意设宴为他们送行。

    刚来的时候。

    易飞说不耽误他们回港城过年,果然没有食言。

    如今要回港城了。

    向应北到是真的有点不舍得。

    在这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太多的东西颠覆了他的认知。

    来临东的这段时间,除了刚来时在临东转了一天,参观了丽飞公司各个工厂一天,其它的时间都呆在那个神秘的小院。

    并不是易飞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以随便出入。

    是每个人都觉得时间太紧迫,没有功夫去做别的事。

    说真的。

    刚来的时候,陈总让把万运公司的技术与飞来电子公司共享,他多少是有些意见的。

    万运的技术虽然谈不上多么领先。

    也是公司将近二十年的心血。

    陈总这么交待,他也只有照做。

    本来他想着得在临东起码呆上一年,他才能完成任务。

    哪怕有杨安贵、李余新、聂继成在。

    毕竟他们的并没有专业生产制造过通讯设备。

    陈总的讲得很明白,并不是把一堆图纸扔给飞来电子公司就算完事,而是让飞来电子的研发人员领悟贯通,能迅速生产制造出国产设备。

    万运有好几种设备呢。

    真正做到领悟贯通,起码需要一年时间吧。

    这还是因为杨安贵他们在。

    事实上,他错了。

    和他学习通讯设备的主要人员并不是杨安贵他们,而是陈武文、周安、张健和李红霞。

    陈武文就不说了。

    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他是属于顶尖的人才。

    可领悟能力最强的是周安。

    一项技术,讲一遍,他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看着还像个小女孩的赵丽丽。

    她对每项技术都能提出建设性的提议,可以说困扰万运多少年的技术问题,她都能快速解决。

    向应北觉得他们不是来教的,而是来学的。

    赵丽丽对万运的每种技术都理了一遍,把所有的技术升级了一遍。

    通过近三个月的交流。

    万运的技术前进了一大截。

    可以这样说。

    飞来电子公司明年开始生产通讯设备的话,能迅速在通讯设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都说不清陈总是来技术共享的。

    倒底是谁共享给谁。

    他这次来临东,似乎受益最大的是万运电讯公司。

    因为就是没有万运。

    飞来电子进军通讯设备领域,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甚至都不用杨安贵他们,有赵丽丽、陈武文和周安,加上非常努力勤奋的张健、李红霞组成一个研发团体就足够了。

    向应北敢保证。

    不出三年,飞来电子公司的通讯设备这块就远超万运。

    说不定能挤身全界电讯设备生产厂商的前排。

    向应北其实也有些困惑。

    如果陈总把技术共享是因为易飞治好了陈乐宁,深得陈家老爷子喜欢,陈家在内地的支持对陈总下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陈总的主要业务是地产、矿业、酒店,电子通讯并不是重要的业务,他向飞来电子提供电子技术是可以理解的。

    陈总向来就是个很善于利用人脉的人。

    把自己不太关注,不是重点发展方向的技术转让给易飞,是符合陈总的利益的。

    易飞无论在港城还是内地都有很强的人脉关系。

    但飞来电子公司似乎也没有把先进技术相瞒的意思,这就让向应北有些不解。

    陈总不关注电子通讯市场。

    易飞可不同。

    他名下的企业虽然有些五花八门。

    但明显电子公司在他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没有求助于陈总的。

    为什么把更先进的技术与万运共享。

    而且不仅仅是万运的技术。

    向应北和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