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0章 综合会议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其中研发中心有六层高,总建筑面积都有上万平方米了。
    赶上一些国家级的研究院所了。
    可见易飞搞研发的决心。
    这让任柏源很欣慰。
    建厂赚钱是一方面,但更愿意的是在一个有资金投入研发,而且自己能做主的单位,他有很多想法急需去验证。
    盖那么大一个研发楼,该有的设备自然会买。
    否则放在那,让人看吗?
    至于资金,任柏源觉得没有问题。
    这次来开会的,还有江城来的几个人。
    易飞居然在江城同时投资一个玻璃厂,一个鞋厂,还有两个铜材厂。
    而且玻璃厂和鞋厂的投资规模都不比稀土厂小。
    尤其是玻璃厂,易飞居然想生产汽车玻璃和光伏玻璃,他投资玻璃厂就是冲着这两个产品去的,而且当郭总工要求用他自己的技术生产汽车玻璃时,易飞却说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生产艺。
    虽然多少有些让老郭不爽,但由此可见他的资金雄厚。
    也是,他自己能挣钱,还有个有钱的妈妈。
    自然投资起来当然疯狂。
    易飞在临东同时还在建一个大型超市,一个博物馆,青江镇五六个企业在改建,丽飞电器的二期工程也要马上动工。
    听说还要建个大型家具厂。
    除了疯狂,任柏源想到不别的词来形容易飞的这一行为。
    通常,这种行为叫作死行为。
    江城这次也来了几个人。
    顾文、郭华书、邹晓玥、张国增、张天顺、陈思宁。
    本来没有准备让陈思宁来的。
    毕竟她还在上学。
    可小丫头说,她的专业在学校其实学不到多少东西,多参加公司会议才能提高水平。
    易飞觉得她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就让她也来了。
    只是让她呆上两三天就回去。
    邹小玥、张国增、张天顺则留下来到分厂学习。
    顾文留在临东学习一段时间后,还得返回江城,和张功增把两个铜材厂理顺了。
    郭华书则是从易飞这里拿到了建厂方案。
    过两天和钱龙一起回江城,开始基建。
    有必要的时候,去国外考察下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在玻璃行业,他是专家。
    三方集团已经正式成立。
    林良带着三十多人集体在机械厂办了停薪留职。
    二十个人是机械厂一分厂的,十多个是机械厂研究所的。
    机械厂是大厂。
    虽然抽走三十多个技术人才,还能正常运营。
    研发能力下降了一截倒是真的。
    林良带走的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到少大专毕业。
    只有几个属于经营丰富的老技工。
    除了机械厂一分厂的厂长陈国富有点意见外。
    其它人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也不能怪陈国富。
    林良把一分厂的技术骨干全带走了,甚至把一个大学毕业的女会计都带走了。
    一分厂差不多都要瘫痪了。
    可他能怎么样呢。
    林良是林书记的儿子,林书记和厂长又好的穿一条裤子。
    都传言。
    正是两人联手干掉孙正焘的,背后支持的是赵秋城和易飞。
    林良去的三方重工,老板正是易飞。
    他是谁也得罪不起啊。
    想说都没有地方说去。
    想告都没有地方告。
    告到工业署或市府,一点作用都没的。
    陈国富都想自己也去三方重工算了。
    或者干脆带着一分厂都去三方重工吧。
    看看四分厂,现在过得什么日子,工人的工资都比其它厂里高了一倍,这还不算节日费、高温费等各种补贴和奖金。
    唯一缺席的是帝都的乔依和远在州的穆玉灵。
    乔依去东北了,准备先在东北的省会级城市建立办事处。
    穆玉灵太远了。
    而且南方分公司还处在起步阶段。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