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貂蝉见过大王!”

    “免礼。”

    刘擎说了声,便牵着蔡琰的手向书桉走去,“貂蝉稍待,我寻昭姬有些事。”

    自然是写信的事。

    貂蝉见状,颇为触动,没想到大王夜里野蛮,平日却如此随和,貂蝉怔怔的望着蔡琰认真的书写,时不时还望着刘擎征询意见,两人有说有笑,很快,便写出两份帛书。

    书信的事完成,刘擎并未急着离去,他依然端坐书桉之后,笑盈盈的看着貂蝉。

    心想: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接着奏乐,接着舞!

    “貂蝉,善舞否?”刘擎明知故问道。

    貂蝉心中一喜,这种感觉,就像儿时被教书先生抽到刚好会的考题一般。

    “臣妾自幼练习,尚能入眼。”貂蝉谦虚道。

    “本王提议,昭姬抚琴,貂蝉起舞,如何?”

    貂蝉看着蔡琰,她是后,理应她先开口。

    蔡琰却未答话,而是嘴角含笑,径直走向琴台,她与刘擎,多是这种无声的默契。

    貂蝉觉得自己有些促狭,既不太合适在蔡琰前面开口,又不不能省去该有的礼节,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回道:“臣妾献丑了!”

    刘擎别无他念,只是觉得貂蝉过于拘谨了,想想也合理,毕竟她的身份,乃是借王允与渤海王,方显尊贵的,在冀州,又人生地不熟的,举目无亲,四顾无助,唯一熟悉的只有两个婢女,加上貂蝉心思细腻,拘谨也可以理解。

    像蔡琰,虽然贵为王后,但和刘擎有着一种两情相悦的羁绊,平日举世常如平头百姓,十分自然。

    而荀采又是另外一种,性格活脱,心思灵巧,清楚的知道荀氏地位非比寻常,有点恃宠而骄,但她的骄,偏偏是装出来迎合刘擎的。

    毕竟,男人有时候喜欢温婉女子,有时候又喜欢热烈女子,可有些特质本就是矛盾的,比如蔡琰就热烈不起来,但这不妨碍刘擎同时拥有温婉和热烈。

    聪明的荀采很会找位置,并投其所好。

    “铮!”

    琴音骤起,宣告了两人合作的开始,随后转换为舒缓,宛如一缕云烟,飘散在天,貂蝉听得数息,便沉浸其中,玉足一点,两袖微扬,似要踏足而上一般。

    仅是一颦一笑,其身姿婀娜,便令人倾心瞩目,这便是貂蝉的特有天赋。

    琴音悠扬时远时近,令人想起山水之境,貂蝉身姿妙曼,眸光闪现,宛如踏足行走在山间云霞处。

    蔡琰琴艺,貂蝉舞姿,皆已入化境,能令人浮想联翩,刘擎只觉得面前似有一仙子,裙摆翩然,招摇过眼,勾人心魄。

    直到琴音结束,舞姿顿止,刘擎依然有怅然若失之感。

    接着奏乐,接着舞啊!

    “臣妾首次听得如此妙音,率性而舞,大王恕罪。”貂蝉拘谨道。

    “妙!妙!妙!”

    刘擎抚掌赞道:“想不到你二人竟还有这般默契,本王有福了!”

    蔡琰会心一笑,再度回到刘擎身旁,问道:“近日可要阅信?”

    “早间信报都看过了,下午的信件,午休之后吧。”

    两人不经意的对话,貂蝉听者有心,难道渤海王,还带着王后一起处理政务?

    不知道日后,会不会也带自己呢?

    刘擎走了,貂蝉也随后告退,回了自己院中,貂蝉还是打算去见一见另外两位王妃……

    ……

    “善!张温一党,历来与咱作对,便趁此机会,将之一网打尽,凡张温一派,尽数诛杀!”董卓双目圆凳,眼中精光闪烁。

    李肃领命而去。

    “还有一人,对咱有威胁,先生,你说杀还是不杀?”

    “董公说的是皇甫嵩将军吧,皇甫氏出于凉州,乃与主公同源,主公不仅不要杀他,还要重用他!”

    “可老匹夫不听咱的!给他当个城门校尉,咱都觉得便宜他了!”董卓怒道,显然对皇甫嵩成见很深。

    对此,贾诩也是知道一些的,自黄巾始,两人多有合作,然每每立功的都是皇甫嵩,获罪的都是董卓,这种情况直到董卓获得刘擎指点后,方才在美阳一战中逆转,然事后,陈仓之战中,皇甫嵩又因用兵得当,稳压董卓一头。

    纵使董卓生性豁达,但也经不住一次次的被人骑在头上,特别随着他地位愈加高升,容忍度就越少,直至完全容不下皇甫嵩这个人。

    “皇甫将军年事已高,自有所持,此人恩怨分明,董公如此待他,他能不怨恨董公么!”

    骠骑将军,降成了城门校尉,能有好面色么!

    “那怎办?总不能要咱去讨好他吧!”董卓道。

    “董公,当今正值用人之际,皇甫嵩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除之不如用之,董公只需让陛下下诏,命其出征,臣闻董公与其子皇甫坚寿有旧,不如命其说其父,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恩怨必能化解。”

    董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只是依然不甘心道:“区区一个张温,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贾诩突然一笑,“董公莫要忘了,伍孚行刺,最大的嫌疑,是谁!”

    “袁氏!袁隗老匹夫!”

    “虽朝堂不能制他,不过他既然派人杀董公,董公亦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文和的意思是,行刺袁隗?”

    贾诩点点头,“非董公派出刺客,而是效彷伍孚。”

    董卓瞬间懂了,脑中补了一出收买与背叛的大戏。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