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章 烫手的山芋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处则是由王军和张星负责,辐射范围主要是大兴安岭地区,今年刚刚起步。

    如此一来,李卫国的山野菜产业基本完成布局。

    尤其是在大兴安岭的那个厂子,李卫国尤为重视,因为那边以后是对苏贸易的桥头堡。

    几个人正在厂子里聊着,就看到一辆小轿车开进院,岳厂长认出来:“这是县里小车班的车,还是咱们卖的呢。”

    于是大伙都迎了出去,只见县里的刘书记以及商业局的大胡子局长从车里下来。

    “刘书记,孙局长,欢迎欢迎。”李卫国嘴里热情地打着招呼,这两位,算是一直比较支持他的派系,关系当然不一般。

    大家都握手寒暄之后,大胡子就瞧着李卫国:“国子,你这一跑出去好几个月,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就算跑到天涯海角,我的根也扎在这。”李卫国笑着答道。

    大胡子也直点头:“这话中听,你小子就是高飞的风筝,风筝线也掐在老家人手里,哈哈哈。”

    于是众人一起进了野菜厂的会议室,期间刘书记又问问李卫国出国的情况。

    李卫国也没说开公司的事,就说在那边主要是联系收购山野菜的客户。

    说起这个,刘书记便提到了秋田正人:“国子,你们乘坐的飞机失事,听说那位秋田先生差点被鲨鱼给吃了,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李卫国也就跟着点头,其实主要是他没想真要对方的性命。

    孙大胡子一拍大腿:“这家伙才坑人呢,说是野菜厂不准备办了,关键还和县里签订了水稻种植合同呢,也不算数啦。”

    一听这话,李卫国基本也就明白了这两位的来意,是来帮着秋田正人擦屁股的。

    田大贵在旁边也听明白,老田立刻来劲了:“这家伙也不撒泡尿自个照照,真以为谁来投资都能赚钱呢。”

    这几年,秋田正人还真没赚到钱,倒是年年赔钱,开始口号喊得挺响,最后也没给县里创造什么效益。

    原本县领导还真被这货给忽悠了,现在都瞧明白了,还得看田大贵的白山罐头厂。

    秋田正人确实挺惨,他购买回去的稻种,试种的情况也一般般,因为办事不力,还受到惩罚,要不是他变成残疾,估计最后只能剖腹谢罪。

    这家伙也彻底死了心,雄图大业一场空,甚至都再也不想来华夏这边了,实在太令人伤心。

    连带着,秋田野菜厂也彻底停产,刘书记他们是得到消息,知道田大贵和李卫国回来,这才赶紧过来商量,如何收尾。

    等刘书记把大致的情况讲完,孙主任就急火火地问道:“国子,对面的野菜厂要对外出售,你们要不要,半价就能搞到手。”

    秋田野菜厂在建立的时候,标准可比罐头厂这边高多了,生产线也更为先进,李卫国一直也惦记着呢,有便宜当然要占。

    于是他笑着询问:“大概需要多少钱?”

    “说是要价二百万,或者是两亿日圆。”大胡子答道。

    这野菜厂现在是个烫手的山芋,根本就没人接手,私人哪有这么多钱?

    至于同行什么的,也没信心和田大贵的罐头厂竞争,所以结果就是无人问津。

    “这个价格有点高啊,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李卫国当然不着急,现在急的应该是岛国的秋田正人,李卫国都能猜到对方的心思,肯定是尽量减少点损失。

    大胡子横了李卫国一眼:“这都够便宜的了,你还想白要啊?对了,人家有留守人员,你们要是有意的话,到时候和对方谈谈,具体的价格,县里不跟着掺和。”

    这事瞒不了人,当年秋田野菜厂修建的时候,连厂房带设备,也花了四五百万,如今确实已经折半。

    李卫国想了想:“孙局长,还是麻烦你给传个话儿,让他们主动来找我吧。”

    “就你事多。”大胡子不满地嘟囔一句,不过还是答应下来。

    这里面其实有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李卫国不想表现得太积极,到时候不好砍价呀。

    随后,刘书记又提到了水稻种植的问题,当初秋田野菜厂,签订了上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结果拍拍屁股不管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县里。

    水稻种植,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这边的农民都是头一年种植,还是遇到太多的问题。

    一提这个孙局长就来气,他是公社主任出身,最清楚这种情况对农民带来的伤害。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当初是承诺稻农,县里会收购他们种植的水稻,现在秋田没影了,也就没人收购水稻,等秋天的时候,水稻成熟,农民要是没地方卖去,非得造反不可,所以刘书记他们,为这事都上老火了。

    想到还是李卫国的大馒头屯最早种植水稻,也有现成的销售渠道,这才巴巴地来讨主意。

    大胡子也开始吹胡子瞪眼睛的:“等野菜厂出手之后,咱们非得把这笔钱扣下不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俺就觉得不靠谱,以后这种投资,必须缴纳保证金。”

    这种事情,大胡子还真能干出来,这位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匪气。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晚了,还是研究怎么解决问题吧。

    打下来的水稻,肯定不能往上边推,因为根本没有这笔粮食计划。

    但是这个忙,李卫国是肯定要帮的,不为别的,他也是一个农民,知道粮食种出来却不能换成钱,那是什么心情。

    要是零卖的话,其实也能卖出去,比如去龙江省那边。

    那里的寒地水稻更没铺开呢,基本见不到大米,多了不敢说,一斤大米换一斤白面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样需要的人力比较多,周期也长,并不在李卫国的考虑之内。

    琢磨了一下,李卫国这才开口道:“其实秋田的想法还是不错的,用稻米生产仙贝,也就是雪饼,还是非常受小孩子喜欢的,也有很大的市场。”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