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九章 大战起【5000字大章 】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汉军气势如虹的举兵东进,当军情传至京都洛阳之时,的确是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京城内一时人心惶惶,文武权贵们不约而同的面怀忧色。
    天子曹丕收到前线战报,也迅速召集重臣入殿商议军情。
    他身席绣满龙纹图案,霸气侧漏的龙袍居于上首,目光扫视着殿内两侧的众臣道:
    “想来那大耳贼刘备举兵入寇我雍州地界都有所耳闻,不知诸卿谁愿亲往长安挂帅平讨贼军,扬我大魏国威?”
    此话声若洪钟,颇有威武之气。
    经历了数载的锤炼下,曹丕比之刚登基时的城府、心机以及威势都多了不少。
    此话刚落,一侧身形魁梧,约莫八尺的宗室曹真率先拱手道,“陛下,臣愿领兵驰援雍州驱逐蜀军,保卫州郡。”
    “子丹胆气十足,朕允了。”
    瞧见自家宗室大将率先站出来拱手领命向文武百官做出了表率,曹丕面露大喜之色,挥手批准道。
    “臣定不负陛下信任,保雍州全境。”
    曹真随即也迅速拱手拜道。
    说罢,曹丕神色严肃,下旨道,“朕封敕曹真为征西都督,总督雍州各路兵马抵御蜀军,并率禁军三万余精锐开赴前线增援。”
    “朕后续安稳各州郡后会亲自奔往长安坐镇。”
    话音一落,身穿赤色朝服的曹真手持笏板领旨道。
    旨意一下,众百官听闻主上欲要御驾亲征之时,诸臣纷纷拱手出言道:
    “陛下,您若欲要西征,恐怕得加强东南防线呢。”
    “数载前的南征之战,我大魏并未扫灭江东孙氏,导致吴地上下愈发猖獗,近两载来,孙权多有派遣军力前来犯境寇边。”
    “此番西蜀来犯,臣担忧刘备会再度暗中纠集孙氏共同来犯。”
    “我方不宜减轻对江东的防备。”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喋喋不休,也令浑身气势磅礴的曹丕面上无疑是一怔,随即也面色一板的附和着:
    “诸卿所言甚是,江左孙氏割据于长江东岸不服王化久矣!”
    “我方绝不可忽视东面的防御部署,若不然以孙权趁火打劫的习性,我方必会腹背受敌。”
    这一语落地,殿中君臣上下都颇为同意。
    江东的尿性,曹魏众人又如何不知?
    想当初,关羽北伐一度大破了总督襄樊的曹仁所部并围困襄樊二城,顺势水淹七军全歼了于禁主力,由此威震天下。
    可就是在中原人心惶惶,兵无战心时,孙权却因此暗中差人前来示好予以偷袭荆州后方。
    这举动毫无疑问是彻头彻尾的鼠辈行为。
    纵然那一次背刺是化解了魏国的危机,但曹丕以及麾下文武也都看清了江东众人的嘴脸。
    现在他们即便要调兵遣将至西边抵御蜀军,也不敢减轻江淮一线的部署。
    大殿中沉吟半响,曹丕似是深思了许久,方才高声道,“朕思虑已久,决议封敕曹休为扬州牧,征东将军率部驻防至江都,督统合肥、居巢一线防范吴军的入侵。”
    “夏侯尚为征南将军,领徐晃驻军宛城,威慑上庸、襄阳,以防关羽举兵北上响应刘备。”
    一道道旨意传了下来,众文武纷纷齐呼“陛下圣明!”
    随着旨令传达下来,初创的魏国政令还并不臃肿,办事效率十分高效。
    禁军很快便集结完毕。
    由征西都督亲领出函谷关入潼关而去。
    曹休,夏侯尚也分别紧紧严密防守着南、东两侧的防御。
    当魏都洛阳正在加紧派遣增援时,此时的关陇大地上战火已经点燃。
    先是赵云所率的精锐沿渭水道行进时,被张郃提前布置于渭水一侧的守军给拦截。
    出于谨慎的性子,赵云打探过敌军早已提前布好了严密的工事,并未第一时间选择强攻而是先行命麾下部众原地扎营等候。
    他此番本就是偏师,肩负吸引关中守军的作用。
    强攻并非他的行事风格。
    他扎营也是稳妥起见,准备打算见机行事。
    若正面战场有所突破或是沿子午道行进准备奇袭的魏延部杀入了关中腹地时,就可以强渡地势狭窄的渭水道杀进去里应外合。
    赵云部受阻,张飞作为西路大军的统帅在回到朝那军镇的第一时间便召集兵卒征集船阀,然后等天子刘备相继派来的援军到位后就朝着泾河东岸发起了总攻。
    战火纷飞,汉军各部冒着从东岸射出的密集箭雨撑着船阀不断向敌军渡河。
    虽伤亡不小,随时都有军卒不断中箭落水。
    但汉军兵将的士气却颇为高涨,战意昂然,悍不畏死。
    不断的有士卒补充上来继续撑起船阀行进。
    攻击刚开始,第一日就陷入了十分惨烈的境界。
    早在凉州丢失,魏军撤至泾河以东后,张郃、曹真便相继对泾河沿岸构建起坚固的防御体系。
    强弓硬弩也几乎是一应俱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