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懒汉结婚了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才像个家的样子嘛。”李卫国嘴里赞了一声。

    家,不用多么奢华富有,但必须是心灵的港湾。

    屋门一开,只见田大贵兴冲冲地闯进来:“广定,恭喜恭喜啊,你这老树发新芽,终于开荤啦!”

    赵广定也笑嘻嘻地迎上去,还拍拍对方的肩膀:“大贵子,你也要多加努力。”

    “给你买的贺礼。”田大贵把一件电器递过来。

    哇,收音机!

    屋里的人们不由得发出一阵惊叹,一台收音机好几十块呢,这礼物可不轻。

    “收录机!”李卫国也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当然能瞧出来,这是一台录音机,不光能听广播,还能放磁带和录音。

    “哈哈,还是国子有见识,俺给你们放歌听听。”田大贵还真翻出来几盒磁带,随便找了一盒,塞进卡盒里边,然后卡卡摁了两下,录音机里面立刻就响起了轻柔的乐声。

    “好,还是这玩意方便,快点整个《大海航行靠舵手》,俺最喜欢听这个!”老村长坐在炕沿上,也十分难得地嚷嚷起来。

    结果录音机里传来一阵鸟语,听得老村长皱起眉头:怎么是岛国那边的歌曲。

    他的小孙子一瞧爷爷不高兴,连连摆着小手:“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倒是知青们有点兴奋,葛卫红最喜欢音乐,忍不住叫起来:“好像是《北国之春》!”

    说完她嘴里还跟着哼哼起来,不过唱的是中文:“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故乡啊故乡,何时能回你身旁。”

    大伙都眨眨眼,好像还挺好听的,然后人们把目光都投向了老村长,老村长则望望田大贵,然后点点头:“葛知青唱着就顺耳多了,不过还是想听咱们自己的歌。”

    田大贵连忙又把几本磁带都翻了翻,面露难色:“村长叔,这磁带都是俺从外边带过来的,等啥时候去大城市,再买咱们的。”

    现在还没到磁带最红火的时候,大多还是以港台的歌曲为主,田大贵又塞了一本。

    伴着轻快的音乐,一个甜美的声音响起:“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哇,邓立君!”知青们都是一片欢呼。

    李卫国听着这柔美的歌声,心中也涌起无尽的怀念,他向着吴小玉望去,只见对方也正向他看过来,浅浅一笑,明眸皓齿间,瞬间花开。

    笃笃,老村长在炕沿上坐不住了,抄起拐杖下地,还撴了两下,然后往屋外走去。

    这种软绵绵的歌曲,他听着实在太难受,哪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好听,也不知道这帮小年轻咋就这么喜欢。

    不管怎么说,一台录音机,还是为婚礼增添不少喜悦的气氛。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大知客赵二两就吆喝起来:“吉时已到,接亲的都出发!”

    大伙便嘻嘻哈哈地来到外面,一个村的,走着去就行了。

    看到赵广定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李卫国连忙吆喝一声:“广定叔,等等,咱们这有轿车呢,用轿车接新娘子去。”

    “对,俺这就开车去!”田大贵乐颠颠地把轿车发动,大伙都抢着往车里挤。

    赵二两急得大叫:“你们都下来,叫广定上去。”

    一找赵广定,差点被挤车底下去。

    众人又找了个大红花,系在车头,然后才在人群的簇拥下,开向赵翠花家。

    总共不到二百米,老村长走着都到了,后面的轿车还在龟速前进。

    “哎呀,俺先下去,大贵子,你麻熘的,俺还着急接媳妇呢!”赵广定心里这个急呀,

    田大贵倒是不慌不忙:“别着急,这么近,咱们得慢慢走,人家翠花那头的娘家客,有不少都是外地来的,得让人家瞧瞧,咱们开着小轿车来接亲,显得多重视。”

    没法子,赵广定只能耐着性子,总算是到了,没等车停稳,他就钻出去了。

    “新郎倌来接亲啦!”赵二两吆喝一声。

    赵翠花家当院都是人,还真有不少亲戚是从公社或者别的村子来的,瞧见小轿车,都一愣一愣的。

    这年头,农村接亲都用生产队的大马车,哪见过这个啊。

    大门口,高大林和小芳,领着俩妹妹在这迎客,脸上都笑盈盈的。

    “恭喜恭喜!”李卫国向高大林道喜。

    原本的上门女婿,结果现在又发生变化。

    因为赵翠花改嫁,这俩小姑娘就得领着,这家里就剩下高大林两口子,看上去就不像上门女婿了。

    不管怎么说,上门女婿总觉得有点抬不起头来。

    赵二两也开扯:“确实值得恭喜,闺女刚嫁人,老娘也嫁人,广定你努点力,到时候,让她们娘俩一块坐月子。”

    人群一阵哄笑,还真别说,这事在农村并不稀奇。

    一家住南北炕的,北炕儿媳妇生孩子,南炕老婆婆坐月子,大侄子比小叔叔还大呢。

    “叔。”高大林和小芳招呼赵广定进院。

    赵广定从兜里掏出来几个红纸包,塞给这几个孩子,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到屋里。

    在南炕上,赵翠花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裤,她还不到四十,放到后世,那都算年轻人。

    这边的风俗,二婚就不穿红的了,而是改成粉色。

    炕沿上,坐着赵翠花的几位长辈,有她爹赵财,还有她老舅等人。

    赵广定笑嘻嘻地挨个叫人,赵财也不绷着脸了,好亲戚都结成,他也只能认了。

    赵二两这位大知客也挺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