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账都算完了,还有啥事啊?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虽然大伙心里多少都有点预感,知道今年是灾年,但是盼了一年,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还得拉饥荒,你跟谁说理去吧?

    社员们咂咂嘴,只觉得霸苦霸苦的。

    接下来,是老村长以家庭为单位,开始每家每户来算账:“赵广定,欠款一百二十六块五角……”

    赵广定晃晃悠悠地出来摁手印,摁完手印,这欠款就确定了。

    这钱倒是不用马上还,可以顺延到下一年,可是如果来年收成再不好,那饥荒就越攒越多。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安装最新版。】

    “干得真没劲,一年到头,一分钱没捞着,还欠一腚眼子饥荒。”

    赵广定嘴里磨磨唧唧的,他也说出了大伙的心声。

    旁边的谢老抠翻翻陈年老账:“广定,你一共欠生产队五百六十块啦。”

    赵广定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反正俺是虱子多了不痒。”

    原本欢欢喜喜的气氛,变成了压抑和无奈,社员们都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地上前摁手印。

    也就这样了,年年都差不多,混日子呗,啥时候混到头,俩眼一闭,就享福喽。

    “李金梅,你家欠八十五块。”老村长念到李卫国家里。

    李金梅上去签字,老二李卫军则皱着眉头,然后摇摇头,心里也感觉憋屈,他拼死累活地在山上当护林员,还不是为了多赚点工分。

    可是赚了工分又能怎样,还不是照样倒挂?

    “是该改改喽,再不改,这样的日子有啥希望?”李卫国嘴里叹息一声,他真是有感而发。

    李卫军想到了三弟说的分田到户,不由得攥紧拳头。

    老村长这边走完程序,按照往年的规矩,该领钱分粮。

    今年领钱就不用了,但是口粮还是要照常分的。

    社员们总算是来了点精神,好歹还有粮吃,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分粮的话,大概每个人几百斤不等,壮劳力能分到七百斤往上,平均下来,一天大概是二斤粮食。

    知青这边,统一标准,六百斤粮食。

    这个粮食,主要是高粱米和包米,还有少量的小米和面粉,他们队里没种地瓜,要不然地瓜啥的也算,只不过要折算一下。

    大伙都准备好麻袋和面袋子,就等着分粮,却见老村长又开了腔:“都肃静一下,下面还有个大事呢。”

    社员们又重新安静下来:账都算完了,还有啥事啊?

    老村长环视一圈,这才大声说道:“现在咱们国家有的地方,已经成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咱们县要搞试点,选上了咱们大馒头屯。”

    啥家庭制?

    社员们还真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全都一脸懵。

    “国子,你给大伙说说。”老村长也还没怎么搞明白呢,反倒是以前李卫国念叨过好多次。

    这种事情,李卫国当然不会推辞,他也盼着实行呢,到时候,就能解开身上的束缚,晃着膀子大干一场。

    于是李卫国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到老村长身旁:“这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白了,就叫大包干。”

    “怎么个包法呢,就是把生产队的大部分土地,按照家里的人口,都分田到户,自个种地自个收,然后按照要求上交任务粮,最后剩下多少,全都是你自己的。”

    下面的社员一听,立刻炸开锅,这种搞法,对大伙来说,冲击力实在不小。

    他们中的大多数,从记事儿开始,就在生产队劳作,从来没想过自己种地。

    “这么个搞法,那像赵广定这样的,地里光长草不长苗,到时候拿啥交公粮?没吃没喝的,还不得饿死啊?”

    赵老板子嚷嚷起来,他倒不是真替赵广定操心,主要是担心自个家里,只不过是拿赵广定当幌子。

    结果赵广定一听不乐意了:“你才饿死呢,俺有手有脚,现在天天放鹿,等来年春天卖了鹿茸,俺就能赚钱了,天天吃香喝辣。”

    大伙一阵哄笑,然后有不少人都开始羡慕赵广定。

    这时候,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把生产队的地都分了,那生产队不就黄了吗,不行不行,可不能分地。”

    说话的是赵二两他爹赵五爷,从旧社会过来的,从前差点饿死,等成立生产队之后,总算能吃饱饭,所以老爷子体会到生产队的好处,可舍不得生产队黄喽。

    李卫国笑呵呵地说道:“五爷,生产队当然黄不了,队里的地又不能全都分喽,还得留机动地呢。”

    “大的方针是,每人分几亩口粮田,这个不需要费用;剩下的耕地,谁家有多大能力,能种多少,就承包多少,这个就需要交一定数量的承包费。”

    有些社员听明白了,心中不由大喜:那要是多承包几十亩地,起早贪黑,好好伺候着,到秋天不就赚了?

    以前在生产队,都是出工不出力,干着没意思;以后这地属于自个家的了,那感觉就大不一样,肯定比伺候媳妇月子还精心。

    都是老庄稼把式,大伙心里清楚,这用心和不用心,产量差多了。

    “那生产队的牛马和生产工具咋整,自个家种地,也得需要牲口耕田拉地啊?”

    又有人问起来,显然问这个问题的,已经准备接受大包干这种形式。

    不仅仅是牲口,还有各种生产工具,犁耙碾子磨,包括大车等等。

    另外就是生产队留的种子,这个也很重要,没种子咋种地啊。

    这些牲口和生产工具,数量有限,显然是不够平分的,到时候就抓阄好了,凭天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