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0章 大小合适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给了周书文一本详细的规划书。
    还言明无论周书文是否建厂,规划书得还给他。
    在那本规划书上,有很多平时看不到详细情的内容。
    那时候,周书文在做房产,规划书自然交给易飞来看。
    最后,周书文没有投资稀土。
    她门路极文,自然也知道稀土要开始管控。
    周书文什么都敢干,就是不干国家管控的区域。
    因为到时候界线很难分清,最后弄得一地鸡毛。
    计划书也还给了任柏源。
    易飞对稀土的了解正是从那本计划书和任柏源的讲解,但那是二十多年后。
    二十多年后的任柏源自然是现在的他比不了的。
    而且当时,华夏的稀土提炼技术已非常成熟,领先世界。
    任柏源怎么也想不到,让他佩服致极的易飞,正是给他学的。
    易飞笑道“任老师太高看我了,我对稀土就是一知半解,哪敢和您相提并论,任老师,咱客气话就不说了,大家能合作,也是有缘,咱既然要建稀土厂,就得努力把厂建好。”
    任柏源有些客气的过分了啊。
    什么叫自己的水一次都不比他低。
    比别的,他不行。
    比这个,自己和他差得远。
    他的骄傲呢,他的矜持呢,咋今天这么好说话。
    任柏源说道“小易总,上次咱们交流的比较仓促,具体建厂的规模啊、建什么厂啊都没有深讨,您先说说您的想法,这样我才能给出具体的规划。”
    上次问他。
    是建分离厂还是冶炼厂,他说都建。
    是生产轻稀土还是重稀土,他说都生产。
    这样做也不是不行。
    但需要的资金我可就大了去了。
    一旦资金链断了,那就得麻烦。
    他的意思是可以先建一个,然后再建其它。
    先建个差不多规模的,然后再扩大规模。
    这样能降低很大的风险。
    但他只是负责技术的,具体怎么建厂他最多只有建议权。
    最后决定的还是易飞。
    从上次谈,任柏源都知道,易飞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打动的人。
    他很强势,一切都得按他的计划走。
    易飞说道“我是这么打算的,先建一个年产500吨的轻稀土分离厂,工厂正式运营后,再建冶炼厂、重稀土分离厂、冶炼厂、磁性材料厂、发光材料厂等,任老师,我的目标是在西阳打造一个稀土产业链。”
    这几个月来。
    他对稀土行业未来的发展有过考虑。
    从感情上讲,把稀土这种战略资源毫无节制的向国外出口,他是反对的,也是感情上接受不了的。
    当然。
    二三十年后,才能看出国家在稀土行业的布局。
    然而,付出的代价太大。
    但他是改变不了现状的。
    哪怕国家提前管控都不行。
    三分之一甚至是更多的稀土是通过走私卖到国外的。
    而不发展稀土,就没有提炼技术。
    所以国家也只有采取这个策略。
    易飞最后决定。
    不必过分的提高生产产量,而是提高生产质量,发展稀土产业链技术。
    重点发展磁性材料等二次加工品。
    也就是稀土的应用。
    稀土的价格从90年代初到下世纪初,价格一直在降。
    到2002年,那真的是土的价格了。
    就说氧化镝,当时的价格就15万每吨,那几年可以大量的收储稀土,到2010年氧化镝已经涨到两百多万一吨,2011年中,更是涨到2000万一吨。
    不说2011年特殊时时期。
    也涨了十多倍。
    不到十年的时间,能有十倍的利润,还是很值得投资的。
    2002年的时候。
    自己是不会缺钱的,几年投入十亿美金是很轻松。
    稀土毕竟不是白菜。
    无法储存太多。
    那时候,稀土白菜价也不是仅仅华夏白菜价。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闭了自己的矿山,但还是有别的国家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