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3章 永不缺钱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接下来的十来天里。
    易飞和郑韵去了每个分公司或工厂。
    丽飞公司在扩张之前,首先得把现在的公司正常运做起来。
    他们向负责人系统传达了公司重新定位的管理思想,对生产设备、研发设备进行调研,准备升级改造,确定公司的研发、生产、质检、销售、售后的全新理念。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至少得让分公司的领导领会丽飞的文化、把公司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易飞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充分利用外资还没有涌向华夏的这几年时间,把丽飞公司各个分公司都打造成有独立研发能力、生产能力、销售网络的现代化企业。
    九四年以后,汇率调整,大批外资进入华夏市场。
    丽飞公司才能在各个领域具备竞争力。
    这也是他接受妈妈的投资,对丽飞公司未来计划的项目匆匆上马的原因。
    未来几年,正是企业发展的机会。
    九四年以后,才是国内企业接受真正考验的时候。
    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迎来抉择的时刻。
    九四年以后的几年,不知道多少华夏品牌被外资不怀好意的通过合资、购买再束之高阁,最后消失。
    不要以为外资进入华夏,是帮助华夏发展的。
    很多企业、个人吃着华夏饭,还砸华夏的锅。
    千方百计的阻碍华夏民族工业的发展。
    易飞也想着这几年多赚钱,看能否能收购一些品牌。
    几年后,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就算丽飞公司出更多的钱,人家也不卖给他。
    当地领导也不同意。
    因为丽飞公司本身最多算合资企业,钱没有外资的香。
    真他么的是日了狗了。
    外资低价收购了这些品牌,利用这些品牌的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对这些品牌进行雪藏或打压,不进地任何投资,还无端提价,借机推广自己的品牌产品。
    当自己的销售渠道完善后。
    就完全抛弃这些国内品牌。
    甚至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国内企业。
    可是,想东山再起就太难了。
    控制国内市场后,就找各种借口提价或变相提价,以谋取高额利润。
    问题的关键在于。
    很多品牌当初是被动合资的。
    很多人认为国外的月亮都比华夏圆。
    把所有目前的运营的公司全总调整完毕后。
    郑韵说道:“小易总,这次公司可要投入不少的钱,可那几个承包的厂只有五年承包期,改造工厂环境我们已经花了不少钱,如果到时候不承包给我们,不是亏了。”
    投资别的分公司、研发中心,她没意见。
    她知道小易总的雄心壮志,反正他现在也有钱。
    可是在那几个承包工厂上投资这么大,她觉得不妥。
    将来不给承包是一个原因。
    她也能猜到,这些承包的工厂也有那些厂领导的暗股。
    每个厂再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那还不如建个新厂算了。
    那些厂领导的暗股,可不包括丽飞公司对现有厂房的改建和设备的升级。
    “不承包就不承包呗。”
    易飞无所谓地说:“五年后,我们有人、有经验、有技术、有市场,不承包我们就建新厂,怕啥,你不用担心公司没钱,我保证丽飞公司绝不会资金链断裂。”
    他明白郑韵的意思。
    五年后,下岗潮来临,国营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差。
    有的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这些承包厂的人会不跟着丽飞公司,回到原单位去?
    回原单位等着下岗?
    估计没这样的傻子。
    真不给承包,也不改制的话。
    好办啊,带着人、技术到外地建厂,还能额外要点优惠条件。
    那时候,关副府长就是关府长了。
    估计他绝不会同意。
    他要继续承包给自己,自己还不干呢。
    那只能改制,让丽飞公司收购这些分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别指望丽飞公司花太多的钱,贵了我就建新厂了。
    至于刑志东他们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