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袁绍之计,徐荣之机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贾琮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为何他的府上冷冷清清,而渤海王府上门庭若市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他这个冀州刺史,并未为冀州百姓做过任何事情。
    而渤海王,打赢了张角。
    这个点上,贾琮释然了。
    乘兴而来,悻悻而归,贾琮告辞了,心中不免失落,看来粮草的事,是他想的简单了,能难住袁绍的问题,果然没那么好解决。
    然而,当老天爷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通常会为他打开一扇窗,刚刚回府的贾琮,便从治中唐闻那得到了好消息。
    唐闻是中山郡唐县人,刚刚从故乡省亲回魏郡,好巧不巧,这段时间闹得风风火火的粮价战,令唐闻大开眼界,而最终,中山郡凡参与屯粮的粮商,皆血本无归,大把的粮食烂在手里,若按市场价卖,相当于打了对折,若卖高价,呵呵,中山郡除了他们,哪里还有冤大头。
    唐闻将此事悉数告知贾琮,贾琮听后大喜过望,当即嚷嚷着让人备车,他要去中山郡一趟。
    据唐周描述,积压在各大粮商手中存粮,高大数十万石,光光甄氏一门,就屯了近二十万石。
    千钱每石的粮价,对百姓来说是太贵了,影响生计,但对于袁绍袁氏而言,钱币这种东西,恐怕只是个数字。
    “唐闻,你与我一同前去中山毋极一趟,我欲向甄氏购粮!”
    唐闻目光闪动,问了一句:“使君,不知第一批次,需要多少粮食?”
    “至少十万石!”
    唐闻一听,再道:“使君,区区十万石,下官家族中,亦能拿出,使君若有所需,我可承诺只收八成的价,余下两成,便当作使君的跑腿钱。”
    贾琮意味深长的瞧了唐闻一眼,没有说破。
    显然,唐闻故事中的粮商,唐氏也参与其中,能屯十万石,还是大粮商,而且唐县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唐氏是大族。
    便宜两成,算作跑腿钱?还有这种好事?
    贾琮觉得老天不仅给他开了一扇窗,而且还是有美景的大窗。
    于是贾琮当天就离开了邺县,赶往中山。
    贾琮还没有离开邺县,刘擎便得到了通知。
    “好好活着不香吗?闷声领俸禄不香吗?为何非要给袁氏做狗腿子?”
    刘擎问郭嘉,语气平淡且认真,郭嘉知道,向来轻松向的主公认真起来,贾琮要倒霉了。
    “主公,贾琮原在蛮荒之地交州任刺史,他能任冀州刺史,袁隗是出了力的。”郭嘉解释道。
    “本王要的是袁绍在兖州寸步难行,灰溜溜的逃回豫州去,要的中山一众奸商,自己咽下苦果,要经商,也好好地本分地经商,贾琮倒好,一条道要毁我两门大事,奉孝,你说该当如何?”
    “主公,赵郡一带,不太太平,说不定,贾琮运粮的时候,会遭遇黑山军。”郭嘉淡淡道。
    刘擎白了郭嘉一眼,呵呵,真有你的!
    不先解决贾琮,还要等他把粮食拉回来,搂草打兔子,刘擎又要麻了。
    他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点了点头:“高顺离开赵郡之后,赵郡确实不太平了!对了,高顺渡过河了吗?”
    “已然在兖州境内。”
    “徐荣为何还不动手?”
    徐荣不逼一逼张邈,他怎么投诚呢?
    “或许,在等机会吧。”郭嘉道。
    “奉孝以为,还有机会出现?”
    “如今吕布已是袁绍心头大患,袁绍必不容他,能击吕布者,唯有丁原与袁遗,主公以为袁绍会派谁?”
    “无需思索,必是丁原!”不然怎么说袁绍刻薄寡恩呢。
    “若丁原击吕布,于徐荣而言,便是取陈留之机会。”
    还真是步步为营,牵一发而动全身,丁原击吕布,想想都刺激。
    会不会一战扬“大孝子”之名呢?
    “主公,依嘉看来,这一日,不远了!”
    “报——”
    门外传来通报,直达刘擎书房的,是军报。
    班明拿着信报入屋,交给刘擎后离去,刘擎双手麻利的将之拆开,信报上方文字简洁明了。
    “张杨率军北上,进攻濮阳,袁绍派出颜良接应。”
    刘擎嘴角一翘,对郭嘉道:“奉孝,机会不是快了,而是已然给到徐荣了,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才是。”
    郭嘉也跟着笑了,笑得十分自信。
    主公纠正了他,并不是因为他说错了,而是因为他说对了。
    ……
    时间飞快,进军也飞快,九月的最后一天,陈留的张邈便受到了长垣与蒲城陷落的消息。
    徐荣攻势之猛,甚至都不是一座城一座城的攻的。
    照这个速度,信报到了,徐荣大军也该到了。
    陈留守军一败涂地,这也不能怪张邈菜,实在是他那点家当,荥阳一败,梁县一败,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三千兵马不到,守一个陈留县都悬,谈何守一郡,徐荣说是进攻,其实和常规进军没啥区别。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