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二章 立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谓的像,指的是李渊很符合历史中的形象,那个很讲究亲情的形象。

    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是先父子后君臣的呢,还有哪个皇帝是让儿子称自己为父,而不在后面加上皇的呢?

    李善相信,李渊对平阳公主的疼爱出自真心,对自己的善意也并没有虚假。

    但同时,李渊显然也有探查李善立场的意味。

    李善在山东战事中与李道玄、田留安、齐善行并肩而战,力挽狂澜擒杀刘黑闼的同时,也扇了太子李建成一个大耳光……让太子丢尽了脸。

    而且与李善相交甚深的凌敬又入了天策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善依附秦王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崔信最初看中李善的原因之一。

    但很快,李善先是斩杀崔帛,后又急行回京参加科举……崔信到了长安得知消息,细细思量,也多加打探才确定,斩杀崔帛,实际上是为太子解了围,以科举入仕,显然未入秦王麾下。

    之后太子刻意怀柔,请李渊赐名玉壶春,又力荐李善诊治平阳公主。

    要知道如今的李善并不是两年前的李善,现在的他分量真的不轻,虽然根基尚浅,但曾筹谋山东战事,又救回了平阳公主,这样人物……李渊自然是要看一看他的政治立场的。

    而今天丢出的这个中书舍人……就是一个诱饵。

    李世民一声不吭,而李建成却为了李善争辩。

    李善在心里哀叹一声,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想到这,李善突然反应过来了,“中书令入殿,崔公随行……只怕事先有所预告?”

    崔信诧异的看过来,半响才道:“小小年纪,心思如此之深,非是良配!”

    哎呦喂,咱们是在谈正事好不好!

    李善都无语了……现在看来李渊丢出一个中书舍人,杨恭仁带了正好刚刚训斥过李善的崔信入殿,不管李建成、李世民如何争,争不争……自己都不可能出任中书舍人。

    李渊无非是为了看一看自己的政治立场。

    但还是有个疑惑难以解开……李善在心里琢磨,李渊为什么要这么做?

    选人,选人……难道我就不能选你吗?!

    你李渊就这么没自信,我就不能选你?

    暗地里投入李世民麾下,但明面上有太多难处,但李善不可能投入东宫,又不愿意跳平阳公主那个火坑,本来还想着趁这个机会扒上李渊这条大腿……想必李世民也乐意看到这一幕。

    没想到李渊好像没这心思……是因为我分量还是太轻吗?

    看面前这个少年郎久久无语,崔信咳嗽一声,李善这才回过神来,“今日多谢崔公。”

    “如何谢?”

    李善呃了声,咽了口唾沫,“还请崔公吩咐。”

    崔信一甩袖袍,冷着脸看向正走过来的宇文士及,低声道:“日后诗文,当送来由某点评。”

    李善咧咧嘴,回身看见宇文士及,行了个礼,用崔信才能听见的音量道:“多谢崔叔父。”

    好吧,从崔舍人转回崔公,再转回崔叔父了……李善现在当然看得懂,也听得懂,人家崔信是个女儿奴,但又拗不过女儿。

    随口打了个招呼,宇文士及与崔信擦肩而过,低声问:“陛下有意许中书舍人?”

    李善点点头,又摇摇头,“小侄少于历练,不宜出任。”

    虽然已经知晓了,但宇文士及还是有点失望,顿了顿才笑道:“年方十八爵封县公,他日当并肩尔曾祖。”

    李善的曾祖李穆爵封申国公,李善还差了两级。

    又聊了几句后,李善步行穿过官衙,两旁的三省吏员频频相望,如此年轻,非继爵而封县公,在唐初这等历史上难得的爵位大放送的时期,也是非常少见的。

    李善瞄见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投来晦暗不明的眼神,他认得这位……天策府司马,刚刚从吏部尚书转为工部尚书的封伦。

    快步出了皇城,本打算还和李楷、王仁表聚一聚,现在也没了心思,李善打马径直回了朱家沟,今日凌敬特地请了假在家中等候。

    当李善将今日觐见诸事一一说明后,马周的反应是羡慕嫉妒恨……和圣人、太子、皇子、公主以伯兄相称,简而言之一句话,日后别说京兆杜氏,就是五姓七家也不会再用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夺李家产业了。

    而凌敬却笑道:“崔舍人颇有回护之意……看来对你观感不差,或仍有联姻之意。”

    “今日言明,诗文当送去受其点评。”李善嘴角抽抽。

    “还真有联姻之意呢。”马周啧啧道:“奉命通信……”

    呃,这算不算奉旨泡妞啊?

    李善瞪了眼过去,将心中疑惑逐一说出。

    思索的时间并不长,马周断然道:“圣人无易储之心,但怀仁去岁山东战事,助秦王断太子军功之路。”

    “今日秦王一言不发,太子屡屡帮腔,理应无碍。”

    马周的意思很明显,李渊是怕李善投入李世民麾下,对李建成造成威胁。

    李善点点头,但立即摇头,“或有可能,但并不至此。”

    李善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说有分量的确有分量,说没分量也的确没分量……东宫、秦王夺嫡,自己真的能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李世民如果是武力夺位,自己帮不上多少忙……毕竟历史轨迹已经修改,这一世未必有玄武门之变,即使有,恐怕也面目全非。

    如果是正常的夺嫡,自己虽爵封县公,但在其间只是个小卒子而已,李渊有这个必要来确定政治立场吗?

    李善虽然是个穿越者,更对如今朝中相当一部分高官显贵有着一定的判断力,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