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古今十大盛世,榜首尽然是种花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入榜原因二: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这是三千五百多里的大工程。】

    【工程大到什么地步?这条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水系,并且只用了四年就全部完工!】

    【而代价也非常之大!】

    杨广脸色一黑,“来了,批判终于虽迟但到!”

    【代价之大,为这项工程服劳役的就有五百多万人!】

    【工程结束后,累死、病死、被打死的壮丁,就有四成、五成!】

    【五百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隋文帝在位时期,巅峰人口都不足五千万。】

    【也就是说,到了隋炀帝时期,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为这条运河而挖掘。】

    【然而,当这条大运河开通之后,历朝历代的华夏人,都在受益!】

    【他任何人华夏的南北,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动脉!】

    【京城、扬洲、苏洲、杭洲的繁华,都是拜这条河所赐!】

    盘点一出,皇帝们无一不是在赞同隋炀帝的举措!

    祖龙:“运河的开建,是一个造福后世千秋的大业!”

    刘邦:“但也苦了当世的百姓啊!”

    汉武帝:“说起来,隋炀帝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四年,实在是太快了!”

    李世民很难不赞同:“如果想要把握住这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那也需要结合天下实事,慢慢来,哪怕挖二十年,又有什么错?”

    赵匡胤:“挖三十年都不成问题!

    隋炀帝大方向是对的,只是有些太着急了!”

    朱元璋:“就是可惜了当朝的老百姓了!以他们的牺牲,换来后世万代的福泽!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感谢一下隋炀帝时期的老百姓们。”

    朱棣:“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们的奉献,绝不会忘记。”

    ……

    众皇帝唏嘘不已,神色复杂。

    而杨广与乾隆、赵构之流比,唯一一个有点就是——他自知!

    也就是说,现在的杨广,是知道自己曾经犯得这些错误。

    回过头来,如果让他再重新走一遍当初的路。

    那么杨广绝对不会再干这样劳民伤财、急功近利的举措。

    运河可能还需要开建,但就像是李世民所说:“挖上个二十年,又能有什么?”

    “终究是朕太着急了啊!”

    而也是正因为他的这个自知,如今才第七有名。

    不然早就被苍天打到千古昏君之列了!

    【入榜原因三】

    【科举制度发展的延续!】

    【大业二年,杨广始建进士科,奠定了科举制度!】

    【这是华夏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同时,杨广还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使得有识之士,能够真正从草民,摇身一变,走入朝堂!】

    ……

    李世民看到这就越发生气。

    “其实科举制度,是在我们大唐正式发扬光大的!”

    “你们隋朝的科举,还是必须要五品之上官员的推荐才行,不是真正为寒门弟子而考虑的!”

    而这时,李治悄声说道:“那个,父皇,没有鸡,怎么会有蛋呢……”

    李世民瞬间眼睛睁大,“你个不孝子!当面掘你老子?!”

    李治:“不敢不敢~”

    其实李世民和李治说的话都没有错。

    隋朝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并且也不是那么放得大开。

    而在唐朝,科举制度才正式有了雏形,发扬光大,对于寒门子弟,算是有了向上跨越阶层的途径。

    可是,就像李治说的。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起源问题了。

    如果没有大唐在隋朝的基础上,发扬光大,那么也许科举制度也不可能在大唐就发展壮大。

    也许还会晚上些年。

    历史没有如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唐捡了个便宜,这功劳虽然有他一份。

    但是众文豪感谢隋朝皇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紧接着,盘点继续。

    【入榜原因四】

    【怒怼倭国!】

    ……

    顿时,所有皇帝都有些惊了。

    祖龙:“嗯?倭国?这是什么朝代?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后世出现的名词,他几乎听都没听说过,毕竟都是在他后世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而让祖龙奇怪的是,这苍天盘点,竟然单独将这一个国家拿出来当背景板,说明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然怎么可能单独拎出来说?

    刘邦同样也不清楚:“朕不知,后世子孙出来解释一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