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党派之争  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众臣听着君无忧的决定,全都瞪大了双眼,完全不敢相信,特别是左丞相杜东林,更是气得脚跟都站不稳,
    “陛下,你怎能如此昏庸,吴忠这等小人,怎能重用,还要进行封赏?岂不是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此等昏聩之举,万万不可啊。”
    君无忧看到杜东林的神色,笑而不语,吴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自然清楚,可他也清楚,这人虽然是个谄媚小人,但对于自己算得上忠心,还有着大用。
    这个决定,看似封赏,实则限制,可他不能直接说出,免得自己的心思被看穿,用着略微轻浮却又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杜丞相,朕的决定,何时容得了你来质疑了,还是说,你想与你家千金一样,在朕面前顶嘴,不服管教,甚至恶语相向?你可知,令千金当日为了争夺一位状元郎君,差点害死了那状元郎的原配,还害死了那状元郎的母亲,是朕出手保住了她的性命。”
    杜东林听着,面色大变,而右丞相田无季,却是趁机添油加醋道:
    “杜丞相,您的家教,还真是不甚严厉,老夫的女儿,本就是个温柔贤淑的女子,只不过进宫后当不得皇后,成了贵妃,又自幼与皇后娘娘看不对眼,方才显得跋扈无比,而您的女儿,不仅娇蛮任性,还在皇后娘娘的家族落魄时,乱棍打死了娘娘的堂妹,丝毫不顾及娘娘的面子啊。”
    而杜东林更是气得身子发抖,他完全不知杜云瑶是何性格,一直以为她是位乖乖女,偶有错误也是一时冲动。
    可不仅与之常有争执的田无季这般说辞,就连君无忧也是如此,还有朝中的好几个清廉的官员也是面面相觑,似乎对他的女儿颇有微词,甚至对他年近古稀也没有儿子,只有杜云瑶这个独女一事持有疑虑。
    杜东林更是怒视着田无季,心里恨恨地看向君无忧,这个田无季,之前贪赃枉法都贪到所有人面前了,君无忧都完全不处理,自己一生清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反倒是联合起来说起他家风不严,更是趁机落井下石,着实可恶,最后只能化作四个字
    “无耻小人。”
    “好了,莫要吵闹,田无季,你速速派人前往常江,给那吴忠加官进爵,把那位名为李清歌的女子封赏为清歌郡主,赐婚于他与吴忠。那女子的面容,与柔儿十分相似,莫要认错了。”
    君无忧心想:这个吴忠,一直在他面前瑟瑟缩缩,极力讨好,得了个太守之位,却是在百姓们面前,反而是另一副面孔,鱼肉乡里,横行霸道,摆弄权势,一路敛财,如今更想强抢民女,得知王老汉的养女李清歌是皇后娘娘李君柔的妹妹后,更是掳来献上,好去沾亲带故。如今更是和田无季,福王爷勾结。自己不便亲自动手,又不想拂了吴忠的面子,想了一个妙计。
    “好了,杜丞相,田丞相,你们两位都是朕的爱卿,可莫要争执。田丞相,您也快点安排吧,可别晚了。杜丞相,您就回家,问问你那女儿,曾经干了哪些好事。”
    而常江,拓跋一族来势汹汹,那拓跋雄有勇无谋,可他的父亲拓跋宏却完全不一样,不说是老谋深算,但也心机颇多,不然也不会如此之快灭掉好几个西部草原部落,更是灭亡了炎武国最大的一个附属国西夏国。
    兵部尚书看见两位丞相被君无忧禀退,方才开口道:
    “陛下,西夏国已亡,我炎武国唇亡齿寒,那拓跋一族野心勃勃,连胜数场,占领了我国西方数十座城池,唯一败绩,还是那拓跋雄自认那吴忠只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不知其为人,方才被其戏弄,折损数百军将。以那拓跋一族的性子,被这等奸佞之徒戏弄,只怕不会如此轻易地善罢甘休。”
    可那兵部尚书刚发言不久,吏部侍郎还有几位翰林府学士便出言反驳道:
    “陛下早已派遣赵将军前往西方,如今算算时日,也是到了那常江一地,若是那拓跋一族敢作乱,估计被赵将军一掌镇压,何须忧虑,若是连这点小小的西部蛮夷都解决不了,他赵天水又有何颜面当我炎武国的护国大将军。”
    “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将军出行紧急,一路带着将士们快马加鞭,怕是早已疲惫,又无粮草在侧,那吴忠更是见到盛平县的富商垄断米粮,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便起了心思,联合起富商,囤货积奇,只怕赵将军到了,也是人困马乏,难以招架那拓跋雄。还望陛下尽快派出人运送粮草前往常江,大开国库,犒赏三军,免得将士们寒心。”
    兵部尚书驳斥道,想要尽可能地为赵天水带来优势,好去抗衡那拓跋一族。
    而礼部尚书闻言,却觉得甚是不妥,反而辩驳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犒赏三军,用的乃是百姓之财。我炎武国,虽以战立国,以武为纲常,却是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乃是礼仪之邦,天朝上国。而建国之今,早已遭受多次内乱,先帝之时,那位叶丞相祸国殃民,谋害先帝,谋害先皇后,害得先皇后当上太后之时,患有心疾,终被气死,虽说叶丞相伏诛,但也劳民伤财到极致,更留下了屠龙教这么一个祸患,如今您登基方才不过十之二三年,奖赏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只怕会让那屠龙教有机可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尚书,你们礼部皆是主和派,皆是一群食朝堂俸禄不做正事的腐儒罢了,可曾想过,那被屠戮的百姓,可曾想要与那拓跋一族和好?”
    兵部尚书一时气急,直接骂了出来,说:
    “谁人不知,你们礼部已经有不少人收了那吴忠的好处,生怕赵将军闲下来对那谄媚小人动手,坏了你们的好事,心里还祈祷着赵将军与那拓跋一族斗个两败俱伤。”
    礼部尚书气得面色潮红,骂道:
    “你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武夫,哪里懂得什么叫不战而胜,我炎武国本就是礼仪之邦,自然是以和为贵,若是战事连连,天下苍生岂不苦困。”
    “韩书华你这个老匹夫,莫非是想让陛下学古宋徽,钦二帝一般,年年岁贡,终被蛮夷灭国?还想让赵将军与那古宋之时的名将岳鹏举一个下场?”
    兵部尚书听到礼部尚书如此说法,更是笑他大字不识一个,只好引经据典。
    “好你个张泰山,竟敢如此羞辱老夫,陛下,张泰山此人,粗俗无比,能得兵部尚书一位,全靠祖上荫庇,有勇无谋,不堪大用,还请陛下莫要听这等武夫之言,误国误民。”
    礼部尚书听到那兵部尚书骂了他一句老匹夫之后,整个人都不自在了,谏言道: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