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于第一梯队。
贵妃之后便是四妃,按照惠宜德荣的顺序,惠妃和宜妃家的亲戚在第二排,德妃与荣妃家的亲戚自然是第三排。
皇上日理万机,不可能全天都扎在秀女堆里,所以大选每日只进两旗。
第一日是两黄旗。
即便只有两黄旗,那也是黄旗招展人山人海,装着秀女的骡车从神武门外一直排到了崇文门大街上。
除了两黄旗的新晋秀女,前头还有参加复选的秀女,还有走后门的后妃家的亲戚。
姜舒月就这样从车队中部,水灵灵地插队,成功跻身第三排。
很有一种带资进组的感觉。
此时前十排秀女已经列队候着了,只等内务府负责接引的太监将她们带进顺贞门供皇上和太后阅看挑选。
前三排秀女站了很久,有人脸色发白,有人摇摇欲坠。
不过能挤进前三排已经很好了,至少天还不热。轮到中间的时候,就要热起来了,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还选什么选啊。
这时候忽然冒出来一个插队的,插的还是第三排,等候的人群就是一阵骚动。
等看清楚插队者的脸,别说第三排,整整十排秀女都不淡定了。
怕不是画里的天仙吧,所有雄心勃勃的秀女惨遭艳压,在同一时间沦为陪衬。
很快有人不乐意了:“咱们前三排都在门外站了一个多时辰,怎么能说插队就插队?”
立刻有人附和:“就是,排位越靠前来得越早。咱们半夜出家门,人家倒好,现在才来,一来就是第三排!”
还有人小声议论:“前三排都是几位娘娘家的亲戚,不知这小姑娘什么来头?”
内务府的人才不管什么公平不公平,在宫里只有得脸与不得脸,哪有公平可言。
交接完身份令牌之后,众人才知道,眼前这个插队的小美人是德妃家的亲戚。
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在窃窃私语了:“听说德妃娘娘今日跟着皇上一起过来阅看。”
“不是皇上、太后和贵妃吗?之前一直是这样的,怎么德妃也来了?其他三妃呢,不会都来了吧。”
话音未落,已经有社恐的秀女瑟瑟发抖了。
不过很快有人辟谣:“听说贵妃病了,来不了,后妃列席的只德妃一个。”
还是三个主考官,众人心中稍稍安定。
“为什么只德妃列席?”
也不怪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60-70(第9/27页)
人起疑。按照四妃排位,惠妃生皇长子功劳最大,理应排在第一,宜妃最得圣宠,排名第二,德妃只因能生排在第三。
不可能惠妃和宜妃也生病了吧?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四阿哥第一个封爵,皇上有意给他指婚。”
德妃不是来给皇上选女人的,而是来给自己挑儿媳。
第64章 表白
说起嫁皇子,很多人都动了心思。
皇上正值壮年,可后宫妃嫔实在是多,三年五载见不到皇上也正常。
除非出身名门,或者祖上于社稷有大功,或者有得力的父兄支持,不然进宫只能慢慢熬资历,等着大封六宫批发岗位。
嫁给皇子就不一样了。
除了太子,嫁皇子的门槛并不高。
皇上指婚,风光无限,进门就是嫡福晋,或者侧福晋,至少不会被丢在哪个旮旯,独守空房。
熬到出宫建府,就更自由了,关起门来想怎么过怎么过。
只要不造反,就是一辈子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再说四阿哥,生得龙章凤姿,青春年少,未及弱冠提前封了爵位。
按照宫里分封的规矩,一步先步步先,不犯大错,以后至少是个王爵。
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四阿哥因为姜舒月的插队,忽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众人小声议论完四阿哥,再次将目光转移到姜舒月身上,并且有人认出了她:“这不是乌拉那拉家的二姑娘么,怎么会是德妃娘娘的亲戚?”
那人将此事举报给内务府,得到的回复是:站好队列,不许交头接耳。
面前的顺贞门缓缓打开,大选首轮面试正式开始。
什么叫排队三小时,面试一分钟,姜舒月算是体验到了。
她跟着队伍进入顺贞门,然后一字排开展示,才站稳立刻撤退。
等前十排秀女看完,康熙喊了暂停,转头问德妃:“你觉得乌拉那拉家的小姑娘怎样?”
一排一排地花枝招展从眼前经过,德妃眼睛都看花了,根本就没对上号。
见问,只是笼统回答:“全听皇上安排。”
从前德妃对老四不甚上心,康熙忙于朝政便没理会。如今老四封爵,面临指婚,德妃还这样稀里糊涂,康熙就有些不满意了:“四阿哥是你亲生的,他的终身大事你这个额娘怎好全指望朕?”
当他是月老,还是当他很闲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