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必须的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宋锦绣点头,“必须的,三卦不是说了吗?父皇您可是千古明君,您的政绩不止是国泰民安,最大的政绩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啊!



    刘仁修看着小丫头,心情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直视着宋锦绣的眼睛:“那三卦不是你胡编的吗?”



    宋锦绣露出吃惊的表情,“父皇,您不会不记得了吧?这可是您自己摇的卦,我师父亲口告诉我的。”



    刘仁修无语:自己摇卦?当时那种情况,这三卦不是编出来稳住朝臣的么?



    他看了看海公公和一众侍卫,罢了,这孩子也是为了朕。



    宋锦绣又郑重地道:“在儿臣心里,父皇就是千古明君,大一统是必须的,儿臣愿立军令状,哪怕马革裹尸,也要拿下南疆。”



    “啪”



    宋锦绣头上挨了一折子。



    刘仁修正色道:“不准胡说,朕同意你做监军,但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回来。否则……”



    否则朕得心疼死。



    宋锦绣连忙后退一步,磕头领命。“父皇放心,儿臣可是文武全才,您就等着儿臣凯旋而归吧。”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宋锦绣也有。对于此次奔赴边疆战场,宋锦绣心中也是有几分期许的。



    鉴于时间紧迫,皇帝刘仁修当即决定马上开宗祠,把宋锦绣正式记在皇后名下,并封她为长公主,南疆战事总监军,领西山大营五千人与镇国公汇合,一同南下。



    从皇宫出来,宋锦绣直奔工部兵器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兵士们的武器和装甲是她最先关注的。



    突然,马车停下了。苏川的声音传来:“主子,东大街酒楼门口围了一群乞丐,堵路了。”



    “怎么回事?”宋锦绣掀开车帘,她眼神好,一眼看见一群乞丐正在争抢地上的饭食。



    这饭菜,都是精米,白肉,还有整只的烧鸡。



    很快,去打探消息的迎春一脸兴奋地回来了,“呀!公主你猜发生了什么?”



    宋锦绣皱眉道:“可是谁家打架,弄翻了桌子?”



    “才不是呢,是崔大小姐请英雄们吃饭,听说她派了人在宫门口接镇国公,结果人没接到,领军们也一个没来,她一生气,就把饭菜都倒大街上了。”



    迎春小嘴叭叭的,越说越兴奋,一脸的幸灾乐祸。



    宋锦绣看着那些大鱼大肉,战士们犹在为军粮发愁,而你竟然将精美的食物倾倒在大街上!



    哼,你既然撞上来了,我要是不做点什么都对不起边疆饥一餐饱一餐保家卫国的将士们。



    她厉声道:“苏川,朱北辰可在附近?”



    “在,”



    很快,朱北辰被苏川找来,“公主殿下,有何吩咐?”



    宋锦绣指着酒楼门口地上的饭菜道:“去告诉户部尚书,就说将士们的粮草有着落了。”



    迎春不解:“公主,这地上的饭菜怎么能让将士们吃呢?”



    宋锦绣看向朱北辰,朱北辰连忙道:“臣明白,将士们的粮草就从崔家出。”



    宋锦绣看了他一看,“告诉户部尚书,咱苍梧可不止一个崔家,这次本公主监军,他要凑不够粮草,本宫拿他是问。”



    “是。”



    还是公主有手段,朱北辰笑眯眯走了。



    兵器营里热火朝天,宋锦绣进来,一眼就看到院子里堆了一堆的废驽,不由眉头一皱。



    鲁桥守听说宋锦绣来了,连忙迎上来,宋锦绣指着废驽问道:“怎么回事?这些都是残次品吗?”



    鲁桥守连忙摇头道:“不是,这些都是军队里收下来的废驽,这都是好铁,丢了可惜,我们重新熔炼就是。



    宋锦绣拿起一把废驽,发现只是驽机坏了。一连查看了五六把,都是驽机的问题。



    鲁桥守连忙解释道:“哎,弩虽然精准而且威力大,方便是方便,就是它的弩机最容易磨损。”



    宋锦绣皱眉,“换一个驽机就是了,怎么都撤下来了?难道这也要熔掉?你们就是这么故意浪费时间的吗?”



    怪不得效率这么慢。



    鲁桥守连忙道:“换不了,每一把的驽机都是独一无二的。”



    原来,兵器营里,一个工匠造一把弩,所有部件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手工操作,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自身个性,就造成了同样制式的武器却千差万别,自然不能将零件重新拼凑再利用,一旦一个部位损坏,整件武器就全部报废。



    宋锦绣皱眉看着鲁桥守,看得他头皮发麻。



    “公主,可是有什么不妥?”



    面对如此落后的生产方式,宋锦绣很生气,她不是气鲁桥守,她是生自己的气,怎么就没有早点来兵器营看看呢?



    自己早点来,也不至于浪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



    宋锦绣耐心解释道:“鲁大人,你有没有想过,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一个工匠专门生产一个弩的部件,熟能生巧,专注一样东西,生产速度自然就上去了,也能做到结实耐用。最后,所有部件最终被组装到一起,弓弩也就做成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