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90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清军这边粮草充足,而噶尔丹那边已经开始悄悄杀骆驼吃肉了。

    “大汗,快想办法突围吧!”再不跑,他们没饿死,组建“驼城”的骆驼都要饿死了,噶尔丹的手下心急如焚。

    天不下雨,草木枯死,所幸骆驼什么都吃,并不挑食,才能撑到今日。

    大军被围困在此,之前预备的草料早已耗光,就连驻地周围的草木也都变成了骆驼的粪便。再往远处找,就要找到清军驻地去了。

    噶尔丹端坐帐中,老神在在地吃着烤熟的骆驼肉,闻言笑道:“不忙,对方只带了五个月的军粮,我们饿了,还有骆驼肉吃,他们就只能吃土了。”

    噶尔丹敢招惹清朝,必然做足了准备。

    草原遭遇旱灾,损失惨重,清朝又能好到哪里去。

    派到那边的探子回来说,清廷为了对付他们,灾年加收秋粮,已经激起民怨,距离民变只有一步之遥。

    噶尔丹当即表示,这一步他替康熙走了,派人去清廷后方捣乱。

    安排好围魏救赵的戏码,准噶尔那边的细作再探再报,很快打探到清军此来粮草并不充足。每日只吃一顿的话,只够吃五个月。

    天下大旱,不独准噶尔缺粮,清朝也缺。

    这个很好理解,他深信不疑。

    尽管清军刚到时,行军速度吓了他一跳,但对方围而不攻的策略,只让他感觉好笑。

    康熙到底年轻,又是第一次御驾亲征,总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哪里有这么容易。

    不是跟他比耐心吗,那就耗着呗。他是草原土著,以逸待劳,清军长途跋涉,后方补给困难。

    只带了五个月军粮,就敢困他三个多月,噶尔丹一边在心里给清军点蜡,一边有些钦佩康熙破釜沉舟的精神。

    精神可嘉,但有病。

    见大汗稳坐钓鱼台,手下也不急了,只等清军把口粮吃完。

    这时早晨派出去的探子回来了,浑身是血地走进王帐:“大汗,清军的第一批补给到了!”

    割肉的刀子一顿,噶尔丹蹙眉:“这么快,一共送了多少?”

    探子跪在地上禀报:“二十车。”

    噶尔丹哈哈大笑,随手扔给探子一块肉,话却是对着心腹手下说的:“漠南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清军的第一批补给为什么能这么快送来,不问用也知道,多半是从漠南那边筹措的。

    康熙带了十万大军围困他,急需粮草,漠南那边却只送了二十车粮食过来,怕连清军的牙缝都塞不上。

    探子捧着肉,却不敢吃,欲言又止。

    噶尔丹看他一眼:“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探子将肉放回桌上,从袖中摸出一只布袋,心情沉重地递给自家大汗:“大汗请看,送的不是粮食,而是……一种点心。”

    “点心?”噶尔丹又想笑了,可看探子一脸沉重,不由重视起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两军阵前,谁有心情吃点心。

    听说康熙这些日子的吃喝,与将士们一样,不太可能在这时候让人送点心过来。

    而且一送就是二十车。

    “其中可有古怪?”噶尔丹反转布袋,将里头的一块点心倒在桌上。

    点心又干又硬,掉在食案上发出撞击之声,却连颗渣子都没掉。

    可看外表,确实很像点心。

    探子用袖子擦去额上冷汗:“听说清军的补给到了,达林台将军带人去抢,哪知道被敌人埋伏,去了一队人,只我一个活着回来。我撤退时抓了一个士兵问话,才知道清军管这种点心叫压缩饼干。”

    “压缩饼干?”噶尔丹没听说过这种点心名,心中却无端升起不好的预感。

    很快预感成真,听探子又道:“据那个士兵说,这一块压缩饼干可抵四碗粮食。每日吃下一块,全天都不会饿。”

    噶尔丹:“……”

    这是什么神奇的点心,噶尔丹不信,当即将压缩饼干吃下,感觉口干又喝了一碗奶酒。

    硬是硬了点,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一碗酒下肚,只觉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在膨胀,等了一会儿再看桌上的骆驼肉,食欲全无。

    直到晚上,他没吃任何东西,也不觉得饿。

    不饿反而更睡不着了,噶尔丹越想越不对,连夜安排诈降,一方面派人向清军乞和,一方面准备渡河逃跑。

    谁料计谋被识破,好在清军将领中有一人贪功冒进被俘,噶尔丹挟持人质,这才成功渡河。

    本以为渡河之后便可全身而退,怎奈抚远大将军福全亲自带兵围剿,救下人质,噶尔丹虽然突围成功,然所部伤亡惨重,十不存一。

    “糊涂!”康熙见大阿哥被福全救回,气得在皇帐里转圈,“朕守了噶尔丹三个多月,眼看成事,全被你的鲁莽给毁了!”

    大阿哥衣衫褴褛,以头抢地:“都是儿臣建功心切,这才……这才……请皇上治罪!”

    明珠此时也在帐中,见大阿哥看向自己,气得别过脸去。

    第82章 及笄

    同样是皇上的儿子,同样并非嫡出,大阿哥在后宫有惠妃,在前朝有自己,怎么就混成了这个样子。反观四阿哥,自打去农事司行走,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踩在圣心上。

    皇上为军粮发愁,四阿哥牵头筹集,很快补齐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