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奉宁五年,盛夏。
骄阳似火,烁玉流金。热浪将空气都扭曲了,然而长街上人来人往,年轻的学子顶着烈日奔走于各个书肆。不见疲惫,反而精神抖擞,喜笑颜开。
而在这群读书人中间,一名男子身着窄袖杏色圆领衫,下套葛布长裤,脚踩麻线鞋。因着那张盛丽丹灿的脸,于是这寻常的衣裳也变得雅致了。
他甫一进书肆, 铺子里的几名读书人迎上来,见礼道:“钟郎。”
钟菁回礼,一人兴奋道:“三日前我与郎见面,钟郎已经收集九册史记,今日来书肆,可是奔着第十册来的?”
书肆内的读书人一下子止了声音,偷偷竖起耳朵。
那可是史记,大几十万字,只有世家大族才有全本,如今一介平民书生竟然收集了九本?
钟菁对此也十分自豪,听得人问,他挺起胸膛,“昨日某已经收集完整,今日来书肆是为了买一本相关书籍,佐证第十册上面的注解。
什么?!
竟然还有注解!!
此言一出,不亚巨石投湖,惊起一片哗声。
当下就有锦衣书生向钟菁行来,恭恭敬敬向钟菁一礼,“某乃渝州本地徐氏子,家中排行十一,年二十有七,家中略有藏书,亦是爱书。今听闻钟君收集完整史记,心痒难耐,渴望十分,愿以上百藏书供钟君翻阅,只求观史记一遍。”话落,他深深一揖。
钟菁赶紧扶住他的手,“徐十一郎太过客气了。”
“钟君”徐十一郎期待的望着他。钟菁有些犹豫。
其他人跟着劝,“钟郎,徐十一郎拿上百藏书换阅,很有诚意了。”
“是啊钟郎,陛下推广价格低廉的纸张和书籍,为的百姓多看书,识文明理,钟郎何不效仿陛下呢。”
“今日我等皆为见证,徐十一郎向你借阅史记,且放心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兼之徐十一郎目光殷切,钟菁最后还是应了,答应借阅徐十一郎一旬。
徐十一郎感激不已。
很快消息传出,平民书生都羡慕钟菁有上百藏书能看。当地的小士族闻言嗤笑,钟菁还是太年轻。
虽然不知钟菁哪里来的机缘,得了史记全本。但从他应下徐十一郎时,就中计了。
徐氏家大业大,家中郎君门生众多,史记全本固然庞大,但若是几十人同时誊抄,也不过数日功夫。
而钟菁出身平民,家中寡母,底下一双弟妹,纵有上百书籍能看,一句时间又能看多少,脊抄多少?
平民就是平民,侥幸得了机缘,也不过是士族的盘中鱼肉罢了。
申时七刻,徐氏族人将一百本书籍送至钟家院里,一并送去的还有若干点心,徐氏族人得态度宽厚有礼,搁下书籍后又寒暄一阵,才与钟家人告别离去。
院门关上,钟菁打开点心让家里人吃,钟小弟欲言又止,钟母年岁大些,比儿女们看的明白,她对钟菁道:“菁儿,这徐家人看着和善,未必真和善啊。”
钟菁捻了一块枣糕吃着,闻言笑笑:“阿娘宽心,儿不是傻的。”
钟母还想说什么,见钟菁无意继续,只得作罢,无声叹息。
因着下午用了点心,晚上钟菁只用稀粥咸菜,晚饭后,钟菁离家在外闲逛。
有知情人见状,对此摇了摇头。钟家子心性不纯也。
他们却不知钟菁夜深后,拐入一条小项,他数着步子,在一处院门停下,叩门三次,停下,再次叩门五次。
院门从里面打开,钟菁与人见礼。黑暗中传来断断续续的话语。
“" 13"
前后不过一盏茶,钟菁又趁夜离去,当晚上百书籍悄悄运离钟家。
孟熙看着运回来的书,翻了翻,哼笑一声,“这些狡猾的家伙,还不是让我们把藏书套出来了。
她把书放回箱中,命人誊抄。
之后她们再用活字印刷,大量刊印,再低价卖出。徐氏一族引以为傲的藏书,也终将投入寻常百姓家。
从古至今,士族能卡帝王脖子,皆是用田地和教育圈人,以致帝王无人可用,地方士族壮大割据。如今田地问题不显,但教育绝不会再被士族垄断。
人才终究流向国家朝堂,而不是地方士族。
类似的事情在各地上演。
如此巨大的利益冲突,京都的书棚被人为破坏,烧毁。
天子大怒,命人彻查,一时揪出好几名士族子弟,贬的贬,罚的罚。
朝堂上也血雨腥风,陈颂吴密等皇后心腹接连被参。
他们解决不掉现有问题,就制造新问题,逼迫天子妥协。
顾珩每日与群臣周旋,也颇觉疲惫,散朝后又很是庆幸。
皇后尚在孕中,这些烦心事不打扰她是最好的。
他揉了揉脸,恢复些精神,摆驾凤仪宫。
孟跃现有五个月身孕,穿着轻盈的宽袖衫,头发挽成最简单的单螺髻,在殿内走动,听见宫外动静,缓缓向殿门外去,碰上顾珩。
他搀扶孟跃往回走:“你身子越来越重了,小心些。”
孟跃笑道:“我觉得还好。”
凤仪宫内的冰盆冒着丝丝凉气,隔绝殿外暑热,顾珩陪同孟跃一道用甜品。
一道身影在殿门外探头探脑。
孟跃放下勺子,吩咐身侧红薯:“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