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岐黄阁的日常  重生归来之凤御九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太医院忙碌了好些时日,诸事都料理得差不多了,李若月这才稍感轻松,决定回府。踏入府邸,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连日的疲惫似乎也随之减轻了几分。
    刚进房门,贴身丫鬟绿珠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主仆二人落了座,李若月轻抿一口茶,缓了缓神,便与绿珠交换起这些日子的日程来。绿珠眨着灵动的眼睛,脆生生地说道:“小姐,这些天你不在岐黄阁,可一切都好着呢。我一直盯着那儿呢。”李若月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关切,示意绿珠继续说下去。
    绿珠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钦佩之情,她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小姐,您知道吗?陈景胜陈老爷子真的是太厉害了!他对陆子轩和林峰的脚导可谓是无微不至啊!这两个年轻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如今已经能够看一些简单的头疼脑热病症了呢!”
    绿珠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好像在模仿陆子轩和林峰给病人看病的样子,她的动作生动而形象,仿佛在讲述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而且啊,小姐,这两个小伙子不仅医术学得好,还特别有眼色呢!他们的手脚也非常勤快,每次阁里有客人来,不等旁人吩咐,他们就会主动迎上去帮忙。您看,他们一会儿给客人端茶倒水,一会儿又去整理药柜,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感觉特别舒适和放心。”
    绿珠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陈老爷子对他们那可是喜爱得不得了啊!每次提起他们,陈老爷子都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这两个孩子是难得的可造之材呢!”
    李若月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她轻轻放下茶杯,说道:“如此甚好,岐黄阁能有他们二人助力,加上陈老爷子悉心教导,想必会越来越好。这两个孩子勤奋努力,又得陈老爷子青睐,日后定能在医术上有所建树。”李若月仿佛已经看到了岐黄阁在众人的努力下愈发兴盛的景象,心中满是期待。
    岐黄阁内,药香弥漫,宛如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陆子轩身着一袭青衫,正专注地为一位农妇诊治风寒。他的指尖轻轻搭在农妇的脉搏上,微微沉吟,仿佛能透过那细微的跳动,洞察到她体内的病症。
    “大嫂,您这脉象浮紧,舌苔白腻,可是晨起时受了风邪?”陆子轩的声音温和而坚定,透露出他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那农妇裹着粗布头巾,面色略显苍白,她连连点头,应道:“正是呢,天还没亮我就去河边洗衣裳,回来后就觉得头晕脑胀,浑身不得劲儿。”
    就在这时,陈景胜端着一只青瓷药碗,从后堂缓缓转出。碗底沉着几味药材,散发出淡淡的药香。他走到陆子轩身旁,轻声问道:“子轩,且看这恶寒与发热,哪个更重些?”
    陆子轩闻言,连忙起身,让出座位给师父。他恭敬地回答道:“回师父的话,据患者自述,恶寒较重,发热较轻,应属风寒表实证。”
    “林峰,快取笔来!”陈景胜坐在案前,手中拿着竹筷,轻轻搅动着面前的药碗。他一边搅拌,一边念叨着:“麻黄三钱、桂枝二钱……”
    话还没说完,只见林峰迅速地将一支狼毫笔蘸满了墨汁,然后稳稳地递到了陈景胜的手中。林峰的动作敏捷而准确,仿佛早已熟悉了老师的需求。
    陈景胜接过笔,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注意到林峰手腕上悬着的药囊,上面还沾着几片新鲜的紫苏叶,显然是刚刚采来的。
    陈景胜赞许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弟,然后继续说道:“再加杏仁三钱,生姜三片。”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一旁的农妇看着陈景胜开出的药方,有些犹豫地问道:“这麻黄……我听说会发汗,老婆子我身子虚,能受得了吗?”她的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陈景胜微笑着安慰道:“放心吧,这是仲景的麻黄汤加减方,我已经给你减少了半钱的用量。喝完药后,你盖上厚被子,出一点微汗就好。明天再来复诊,看看情况如何。”他的语气温和,让人感到十分安心。
    "师父,隔壁刘婶送来的艾草要不要先晾上?"陆子轩收拾诊脉垫时瞥见檐下新采的艾草。陈景胜点头:"先阴干,等林峰抄完药方让他去晒。"说话间林峰已将誊好的药方折成三角状,从柜中取出包药用的桑皮纸:"师父,您看这字迹可工整?"
    老人接过药方对着光看了看,苍劲的手指划过"麻黄"二字:"笔锋再收些,药名写错可是要出人命的。"林峰红着脸应下,转身取药时却被陆子轩轻轻撞了下肩膀:"别紧张,我第一次写'黄芪'也写成'黄芩',师父罚我抄了百遍《本草纲目》呢。"
    岐黄阁檐角铜铃轻响,暮色中来了位抱孩童的老妇人。陆子轩刚要迎上去,却见林峰已快手快脚地搬来藤椅:"老阿婆您坐这儿,小公子这是怎么了?"
    "这孩子白天还好好的,傍晚突然发起高热,烧得直说胡话。"老妇人掀开襁褓,幼儿小脸通红如熟透的苹果,额头滚烫。陆子轩搭脉时,孩子突然惊厥抽搐,小手死死攥住他的衣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莫慌。"陈景胜从药柜后转出,将薄荷油在掌心搓热,轻轻按在孩子太阳穴上。林峰已快手快脚地取来羚羊角粉,用竹勺调了温水。陆子轩稳住心神,指尖在孩子手腕反复推按:"师父,这脉来急数,似有热闭心包之象。"
    "取紫雪丹半钱。"陈景胜话音未落,林峰已捧来青瓷药瓶。老人用银匙挑了药粉,却示意陆子轩来喂服。少年屏住呼吸,将药汁顺着孩子嘴角缓缓送入,待抽搐渐止才长舒一口气。
    "子轩可记得《小儿药证直诀》里的急惊治法?"陈景胜擦拭着银针,陆子轩忙不迭点头:"急惊属阳,宜凉泻,慢惊属阴,宜温补。这孩子高热神昏,当用清热镇惊之法。"
    "那便施针吧。"老人将银针在烛火上烤过,陆子轩却有些迟疑:"这孩子囟门未合,百会穴......"陈景胜将针交到他手中:"医者当胆大心细,百会穴进针三分即可。"
    林峰小心翼翼地举着烛台,缓缓地凑近少年的脸庞。微弱的烛光映照在少年的侧脸上,使得他的面部轮廓显得格外分明,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一般。
    陆子轩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伸出手指,如同蝴蝶翅膀般轻盈地颤动着,准确无误地刺向穴位。随着他的动作,孩子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那哭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让人不禁为之一紧。
    老妇人见状,急忙想要上前阻拦,但就在她迈出脚步的瞬间,却惊讶地发现孩子的高热竟然开始逐渐消退,原本通红的小脸也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红润色泽。
    "快去取三豆饮来。"陈景胜不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