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我们又不是不会打仗  亮剑,没有鬼子对我很重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么多年过去,张浩这些时空难民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个时空的走向。
    所有的事情都在向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自从米国佬和日不落倒下,老张便觉得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十分的诡异,似乎到处都有涌动的暗流。
    这让他一度相当的焦躁。
    好在有前辈们在后面压阵,他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配合着联合管理中心展开行动。
    老一辈们总是无所畏惧的,更是知道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一好等人认为,时空难民虽然是一种外来的不确定力量,但是对这个世界而言,这个群体终究是很小的,终究要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
    如何管理这些时空难民固然要提前行动,但不能影响到花国的整体战略。
    张浩也觉得自己可能太重视时空难民的问题,有些跑偏了。
    经过和总部的协调商议,望山局编入了联合军系统当中。
    望山局可以借助联合管理中心和联合军的力量,拥有独立的特殊事件处置权,但不能直接干涉其他公共部门的工作。
    望山局内部架构也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业务部门分为特事处和外事处两个系统。
    特事处由张浩直接负责,专门处理国内有关时空难民的相关事务。
    不过考虑到老张目前的主要工作在对外的战争上和对内的建设上。
    总部决定让吴二妮担任特事处的处长。
    这么多年过去,战略科学部队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和沟通模式,吴二妮的主要工作已经从协调几支部队的资源,向纯管理方向转变。
    战略科学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有更加专业的人来接手。
    加上国内有特科、部队和地方管理机构等一整套高效的管理方式,特事处的工作内容并不多,只需要找到时空难民,研究时空难民特殊能力和物品的工作可以分摊给战略科学部队进行。
    以吴二妮的能力,完全可以同时担任特事处的工作。
    吴二妮的级别一下子又提升到了国防委员的级别。
    小丫头除了资历浅一些,在联合管理中心系统中的职务都快赶上张浩了。
    总部很照顾老张,不仅让吴二妮继续担任要职,还把望山局外事处的工作全权交到了李崇的手里。
    从某种角度看,老张甚至都不需要担心战争结束后的事情。
    总部已经在帮他安排了。
    老张感动不已,打起鬼子来更加卖力了。
    八月十日,海外作战集群在经过几天休整之后,便在南方舰队的掩护下,开启了渡海作战。
    苏门答腊的鬼子数量并不算多,只有五万左右的南洋派遣军和逃到岛上的中南军团、澳新派遣军的残部,加在一起的兵力不超过七万人。
    不过鬼子在兰沙、丹戎巴来、杜迈到占碑一线设置有完善的反登陆措施和远程岸防阵地。
    拿下马六甲港前,空军便摧毁了威胁最大的杜迈岸防炮台。
    但是剩下的那些岸防工事,依旧可以对登陆部队造成大量的伤亡。
    为了扫清登陆部队的障碍,空军配合南方舰队对杜迈为中心的三十公里海岸展开了登陆前的清扫工作。
    鬼子在苏门答腊修建的工事远不如海峡对面来的坚固。
    空军的重磅航弹和海军的大口径舰炮便可以解决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铺天盖地的轰炸和炮击持续了数个小时,直到杜迈沿岸的大型工事被全部清除,海外作战集群的三万余登陆部队才启程,横渡海峡。
    马六甲海峡很窄,最窄处只有37公里,其深水航道更是狭窄。
    不要说是射程动辄二十公里起步的大口径舰炮,就是射程超过十公里的陆军火炮都能威胁到深水航道的安全。
    别看渡海作战前,空军和海军就把杜迈沿岸的大型工事清理了一遍,但那些隐蔽的火力点依旧可以对登陆部队造成不小的杀伤。
    渡海作战注定会出现不小的损失。
    但老张并没有拖延进攻的时间。
    因为鬼子在南洋的其他部队随时都可能完成对苏门答腊的增援。
    鬼子增援到了,海外作战集群攻打苏门答腊的代价会更大。
    只有抢在鬼子援军到达前完成登陆,才能使战损降到最低。
    十日中午,登陆作战开始。
    鬼子残余的守军十分狡猾。
    他们没有攻击海峡中的渡海船只,而是等到渡海船只坐滩后才发起进攻。
    第一波冲滩的二十多艘快艇和渔船,几乎都遭到了鬼子陆军的炮击。
    七艘快艇和一艘渔船被击毁,造成了两百余人的伤亡。
    其他坐滩船只虽然没有多少人员伤亡,但是其船上的轻型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大部分被摧毁,无法给登陆部队提供掩护和火力支援。
    巨大的损失让老张很是上火,命令舰队和空军赶紧清理掉鬼子暴露出来的火力点。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