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这样一来,金马伦高原上的几万鬼子就成了孤军,不需要打,围困几个月,鬼子自己就会完蛋。
不过张浩并不想继续和鬼子拖下去。
拿下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虽然可以截断鬼子本土与天竺的重要海上通道,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天竺派遣军的与本土的联系。
鬼子控制着整个南洋,完全可以绕路给天竺派遣军提供作战物资和兵员,只不过是多浪费些时间而已。
南方舰队并没有能力完全截断鬼子的海上运输线。
联合军已经在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一线跟鬼子天竺派遣军交上手了,那边的作战并不顺利。
鬼子可以获得补给的方向可不止是南洋,还可以从西面的航线获得欧陆的物资及人员支持。
海外作战集团必须尽快拿下苏门答腊和爪哇,并在爪哇岛东部建立前出基地,才有可能彻底截断鬼子从本土获得支援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南下的三十多万海外作战集群部队还要与后续到来的联合军一起,清剿整个南洋的鬼子。
按照老师长的想法打固然稳妥,但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张浩已经知道了汉斯和毛子的明确态度,以免夜长梦多,他更倾向于速战速决。
这是二人第一次在战略战术上产生分歧。
张浩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和老师长之间产生什么嫌隙。
“如果我可以在一周内解决掉金马伦高原上的鬼子,您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半岛上的其他鬼子?”
张浩决定给鬼子再来一次狠的,顺便增强一下部队的士气。
老师长考虑了半个多小时才开口道,“我相信你有办法在一周内解决掉鬼子。”
“拿下鬼子的要塞难度不大,只是不知道你上次拿出来的那种超重型航弹数量够不够。”
“如果能顺利敲开那些乌龟壳,我可以在半个月内解决战斗。”
“老师长,您是不是忘了我的外号?”
张浩笑了。
他最担心的不是鬼子,而是这些老前辈们心疼装备的“坏习惯”。
既然老师长提出来武器装备方面的需求,剩下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老师长感慨道,“有你这个财神爷在,是我小气了。”
“时代真的变了,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经验还能不能适应未来的战争。”
张浩道,“打仗嘛,万变不离其宗,您和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得来的战场经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您的经验非但不会过时,还会在我们的部队当中一点点的传承下去。”
“我们这些后人要做的是虚心学习,发扬和继承老一辈的优秀品质。”
老师长有些失落。
最近几年,花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部队的变化则更加的迅速。
他有时候会感觉自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这种感觉不仅限于军事方面,还有其他方面日新月异的改变。
就像是背后有一双大手推着自己,让自己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
其实不光是他有这种感觉。
张浩的出现给花国带来的跨越式的发展让很多人都无所适从。
短短十几年,所有人的角色和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很多人已经看不懂那些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了。
好在花国有一批具有前瞻性目光的领导者,有他们在,才让老张乱入带来的变化控制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张浩认为,前瞻性目光很多时候比单纯的技术进步更加重要。
能处理好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与整体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最为顶级的智慧。
老张自认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所以他做事的时候,大部分是线性思维,直来直去。
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力破巧。
鬼子在金马伦高原上设置的防线看似固若金汤,实际上是漏洞百出。
他们最大的依仗其实是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热带雨林中瘴气、蛇虫鼠蚁和烈性传染病比鬼子的飞机大炮更加的致命。
老师长之所以首先考虑围困战术,是不想部队出现太大的损失。
张浩则是更直接,他想不费一兵一卒,直接把金马伦高原上的鬼子一锅端。
在这个时空,他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种蘑菇都不行。
但是在9108时空,却有相关的成熟武器可以做到。
“你要用12号噬菌体打鬼子?!”
刘三友听到张浩的计划,惊得目瞪口呆。
张浩耸肩道,“什么12号噬菌体,那叫靶向治疗方案好不好?”
“我打算帮那几万鬼子治病,你在西南当过兵,知道那里的环境有多可怕。”
“那些鬼子在山地雨林里待久了,绝大部分都感染过热带流行病,很多人在遭受各种后遗症的折磨,我准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